「坐過監、有案底,仍可以做會計師?」答案原來是可以的。修例風波發生超過3年,警方拘捕逾萬人,其中涉及修例風波及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在囚者有522人,佔總在囚人口的6.9%,當中不乏大學生或專業人士。因應相關人士陸續被判刑及出獄,懲教署去年10月開始調整更生計劃方向,推出「『招』『職』創未來」生涯規劃,並絞盡腦汁於各大企業穿針引線,只為他們謀求一職半位。問及為何要如此費煞苦心,懲教事務監督林賜良誠懇答了一句:「因為絕對唔放棄呢代年輕人。」
採訪:專題組
二十多歲的桐桐(化名)是一名大學生,紥起一頭長長秀髮,雙手塗上白綠相間的素雅指甲油,性格文靜細心的她,說話輕柔有禮,與街上任何一個青春無敵的少女無異。唯一與她身份不符的,是年前她曾因刑事毀壞而被判入羅湖懲教所服刑。「入去院所嗰陣好唔適應,亦有好多嘢擔心,好怕無晒未來,心情好低落。」
過來人出獄到會計師樓實習
桐桐指,那段人生的黑暗時期,家人沒有放棄她,懲教更生組職員亦主動前來開解,為她指出一條羊腸小徑,「我大學係主修金融相關嘅學科,嗰陣聽到『招』『職』創未來呢個計劃,入面有會計行業,覺得幾有興趣。到出獄嗰陣,懲教職員仲好好,幫我搵到一間會計師樓實習,令我人生有返啲希望。」現在的桐桐,已在會計師樓實習了一、兩個月,會計、核數亦漸漸難不到她。她露出害羞的笑容說:「問心會計都難嘅,又見個個同事好認真望電腦做嘢,好似自己都要勤力啲咁。但都開心,其實原來只要肯爭取,社會就會肯畀機會你。」
事實上,為了這班特殊的更生人士,懲教署2021年11月開始推出「沿途有『理』」計劃,希望透過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以及生涯規劃與家庭關係重修三大部分,幫助在囚青少年改過自新和重投社會。當中,為籌備去年10月「『招』『職』創未來」的重頭戲,身為監督的林賜良與一眾同事,可謂費盡苦心,為更生人士四處奔走,只望尋找到一個願意給他們職位的僱主。
低技術職位無助高學歷更生人士生涯規劃
「呢班更生人士好多都係高學歷、有學識,有心向上流。如果搵啲低技術職位畀佢哋,對佢哋生涯規劃無幫助,失去重投社會嘅原意。」惟林賜良坦言,替一眾年輕人尋找工作機會的過程波折重重,部分中小企老闆聽到涉反修例背景的更生人士,甚至存有仇恨情緒。「啲老闆覺得當年班示威者搞到佢哋無生意,甚至結埋業就好反感,要多啲時間溝通。」而另一方面,的確因為有了案底,導致在某些工種難以獲聘。「好似簡單到喺機場禁區做保安,其實都唔得。要搵啲人工高,佢哋又可以做嘅工,真係唔係咁易。」
為此,懲教更生組在有限人手中,冒著「食檸檬」的風險,不斷「Cold Call」一眾大企業,只希望對方能給予更生人士,一個實習或正職的機會。或者有人會問,為了這班被不少人稱為「暴徒」的年輕人,絞盡腦汁做這些事,真的值得嗎?林賜良是這樣回答的。「你嬲佢又好,你唔嬲佢又好,第日呢班人都係棟樑。除非呢兩代人都消失晒,如果唔係始終會放出嚟。」他誠懇道:「為人父母,將心比已。養到仔女咁大,供書教學讀埋大學,點知坐完監前途無晒,真係好心酸架。所以更加要抹走以前嘅嘢,幫佢哋重新起步。總之,絕對唔可以放棄呢代年輕人。」
而不想放棄這代年輕人的,還有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華師)一班有心人。會長鄔晉昇指,有感社會上更生人生出路不多,加上疫情過後,會計界同面臨員工短缺困境。他想,倒不如推動業界上僱主略盡綿力負起社會責任,給一些擁有較高學歷水平的更生人士提供職位。這除了可讓令更生人士重返社會,達至共融外。同時,業界亦可吸納珍貴的人力資源,舒緩人手壓力。簡單而言,即是「雙贏」。
鄔晉昇稱,「其實,更生人士有案底,可唔可以從事會計相關專業,甚至做會計師呢?而會計師事務所嘅老闆,又可唔可以聘請佢哋?初期連我自己都好有疑惑。」不過,當他向監管機構會計及財務匯報局,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查詢後,得出的結果卻十分正面。「佢哋都話業內無特別限制,老闆自己決定就得。喺過往,仲有更生人士可以做到會計師嘅成功案例,令我哋好鼓舞,真係夠膽放手去搞。」而華師事後亦向業界發出問卷評估,結果從收集到60多間會計師樓的回覆中,有超過8成僱主表示願意提供職位予更生人士。
若涉誠信罪行未必適合從事會計業
到底甚麼類型的更生人士,可以符合入職資格?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副會長吳錦華指出,他們擁有大學學歷當然好,但即使只有中學畢業,亦可以從文員做起,再以半工讀方式考取相關專業資格。反而,最著重的是員工有心,以及刻苦耐勞。惟他亦明言,若相關人士有涉及誠信的犯罪紀錄,如金融犯罪,或干犯刑期較重的罪行,則未必適合從事會計業。最後,吳錦華提醒,即使是在囚人士,其實在獄中亦可以裝備自已,為重投社會先作準備。「我成日問在囚者,佢哋有咩係最不受限制?係時間呀嘛。只要佢哋肯喺入面讀好書,考好試。等一出到嚟就有實習機會,可以行返一條平穩啲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