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7-03-10 06:00:00

一年前預約不獲批 申訴署批復康巴士嚴重不足

分享:
(鍾式明攝)

(鍾式明攝)

政府專為殘疾人士服務的「復康巴士」,被申訴專員公署點名批評無法符合殘疾人士看病基本需要之餘,更有不少申請者提前一年預約也未必成功,以致取消服務甚或不再申請,認為政府不積極落實《香港復康計劃方案》。運輸署不認同部分觀點。


數字顯示,復康巴士的電召服務,由2011至2014年間,每年有逾10萬宗申請,但有逾萬宗未獲安排服務。2015年共有12.2萬宗電召服務申請,逾9,000宗未獲安排服務,3.2萬宗退出預約。公署高級調查主任楊德健表示,不少申請者指預約服務需時數月甚至1年,且不保證可獲所要求的服務,故索性退出申請,甚至不申請。而未獲安排服務的個案中,逾半為覆診及需接受治療人士,公署認為這反映復康巴士服務不足程度「令人難以接受」,影響殘疾人士看病的基本需要。

adblk6


專員斥思維不可取
申訴專員劉燕卿指,《香港復康計劃方案》清楚列明,落實「無障礙運輸」是一項政策,惟勞福局及運輸署均刻意淡化為「理念」,令達致方案目標變得遙不可及,這種思維並不可取。其中運輸署更稱,「無障礙運輸」如「路上零意外」的口號一樣,無論增加多少資源都不能達致,公署不認同有關說法。


劉燕卿又引述運輸署指,提高「特別交通服務」的量,會引發更多需求,強調增加「特別交通服務」的供應,亦不會令輪候使用復康巴士的人數變成零,公署對這種思維有所保留。公署提出11項建議,包括勞福局應與相關部門就「特別交通服務」需求作全面評估、相關部門應與警務處商討打擊無牌復康車輛等違法行為,以收阻嚇作用。


運輸署對評論感失望
運輸署其後回應指,署方過去多年就監管及加強復康巴士服務,以及提升營運效率做了大量工作。對於公署指,運輸署對協助提升復康巴士服務有欠積極,運輸署發言人指,未能認同有關評論且感失望,指出自1987年從社署接管復康巴士服務後,曾四度聘請顧問公司,為改善復康巴士服務作討檢及調查,而去年復康巴士的使用人次、「固定路線」服務的輪候人數,以及「電召服務」未獲安排的申請宗數,均有明顯改善。署方補充,同意復康巴士服務有改善空間,會詳細研究公署報告的建議,以制訂可行措施,進一步完善服務。

adblk7


勞福局回應指,政府將於2017/18年度撥款予香港復康會再添置8輛新車,使車隊的車輛數目增至164輛。另外,局方將認真探討改善殘疾人士服務的建議。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