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曉華獲醫管局傑出員工獎,指是團隊及醫院各員工努力成果。
醫生一眼便發現病人患有白血病,看似無可能卻在現實發生了。九龍中聯網香港眼科醫院眼科顧問醫生杜曉華今年較早前治療一名視力模糊的男病人,發現兩邊眼球有白色異物,診治下有其他病徵,感不尋常,轉送急症室後確診有慢性白血病。她慶幸及時發現,同時慨嘆眼疾病人年輕化,意識不足,隨時因嚴重眼疾至視網膜脫落。
杜曉華憶述在眼科醫院見到該名中年男患者時,他已視力模糊,一臉疲倦,需由母親攙扶;滴眼藥水放大瞳孔後,發現兩邊眼球有一塊塊白色異物,再詢問下兩邊耳朵先後聽不到聲音,之後視力模糊。杜曉華指,按多年經驗和培訓,有感事情不尋常,即時將病人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經檢查後發現其眼球內的白血球細胞高達800粒,超出正常範圍數倍,最終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這亦是她從醫以來,第二名在診治眼疾時發現有白血病的患者。
眼疾除眼晴有毛病,或與身體其他疾病有關,杜曉華指對患白血病的病人印象尤為深刻,幸好及時發現,否則後果更嚴重。她謙稱,作為眼科醫生,只是剛好發現了病人有可能患上白血病及作出轉介,後續的確診及治療工作,全賴伊利沙伯醫院及其血液科醫護人員的努力。她提到近年到眼科醫院求診的人數上升,亦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市民對眼疾的意識不足,不少到視力模糊才求醫,她強調忽略眼疾,嚴重可導致視網膜脫落。
引入新技術手術更加精準
治病須與時並進,香港眼科醫院顧問醫生曾智偉在兩年半前引入「3D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使用該技術為病人做視網膜手術的杜曉華指,醫生戴上特製3D眼鏡後,看到放大病人眼球20%的狀況,可更清楚觀察病人的眼底情況,黃斑部位影像更清晰、立體,令手術更加精準,成功率亦能提高,同時新技術所用的光源強度較傳統手術低,可減低對病人視網膜感光細胞的損害或毒性。3D技術與手術顯微鏡均能輔助眼科治療,醫生可根據病人的情況,更靈活採用合適的方法做手術。
杜曉華今年代表眼科醫院參選醫管局2021年度傑出員工獎並當選。她強調,為病人提供全面適切的治療服務,絕非單靠一人之力就能成事,是整個視網膜科團隊和醫院上下員工共同努力的成果。

3D玻璃體視網膜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