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在中大醫學院興建一座10層高的教學科研綜合大樓,涉款約33億元。部分議員關注造價高昂,有議員更直指中大管理層在過往幾年的表現令人疑惑,擔心公帑無法用得其所。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指3年前做顧問研究時,項目造價是28億港元,現時則漲至33億港元,短短時間就增加近20%,又留意到屋宇裝備價格較一般項目高,家具設備亦花費不菲。他更指中大過去幾年的表現,不禁令人懷疑其管理能力,問及由中大自行招標,如何令人安心不會「搞到一鑊泡」,指過去3、4年,中大校內設施是用作教學還是另有用途,管理層都好像懵然不知。
中大指機電造價與建築價格相若
對於議員關注造價高昂,中大校園發展處處長李陞祥指,大樓有很多專業實驗室,例如電子顯微鏡室、機械人手術室、儲存大型動物房間等。這些項目及配套需要機電系統,除了抽濕,亦要氣壓控制及大量鮮風抽氣設施,所以機電造價與建築價格相若。
建築署總技術顧問葉盛德表示,大樓已減少實驗室數目,成本相對較低,造價是合理水平,與立法會早前批准撥款的同類型工程比較,包括中大綜合科研大樓及科大新科研大樓2號,兩座建築的單位價格分別是3.3萬及3.2萬,而中大的科研綜合大樓則是約2.8萬元。
至於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當局會密切監察工程,教資會及建築署都會參與審核工程技術及財務,大學需要繳交招標文件及詳情,以及確保工程預算符合經濟原則。如果日後出現合約金錢糾紛,大學需要諮詢當局,確保政府的利益不會受損。工程完成後,亦會交由獨立核數師審核開支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