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嚴峻,內地官方媒體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接連發表評論,指香港須堅持「動態清零」,若香港選擇與病毒共存,遑論與內地實施免檢疫通關。
新華社評論文章指,於香港疫苗接種率不夠高,放棄「清零」將為社會經濟和市民生命健康帶來難以承受的代價,「與病毒共存」現階段仍言之過早,將嚴重考驗香港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
《人民日報》文章就指,「動態清零」是符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的科學選擇,認為香港可借鑒內地經驗,精準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此外,又批評有人歪曲「動態清零」含義,重申一旦香港選擇與病毒共存這「躺平」策略,疫情必然全面失控。文章指,「動態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內地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下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總方針。
衛健委︰現時說「躺平」為時過早
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相信,香港有能力做好流行病學調查,他認為可通大數據找出密切接觸者,同時要擴大核酸檢測,更快找到傳染源。他又指,如今後有更有效的藥物出現,把將危害減低,就可以和病毒共存,但現在要說「躺平」是為時過早,從科學上還不能得出結論。
另外,外交部駐港公署領事部表示,因應疫情發展形勢,公署領事證件大廳將今日起暫停對外服務,直至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