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0-07-21 04:30:00
日報

全城抗疫 疫情惡化須考慮禁足令 專家籲主動「社交戒嚴」

分享:
專家指,確診人數若幾何級數增加,香港醫療體系會崩潰。(林俊源攝)

專家指,確診人數若幾何級數增加,香港醫療體系會崩潰。(林俊源攝)

本港連日來確診個案上升,前日更單日錄得過百宗,爆發地點遍布全港,涉及不同類型的群組和行業,且不少感染源頭未明。兩名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和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均認為,如果新防疫措施實施7至14日後確診個案仍呈幾何級數上升,應該考慮實施「禁足令」,限制市民外出。

袁國勇認為,政府早前放寬防疫措施時,未有對所有高危地方做好適當針對措施,同時未有做足夠檢測,令疫情重燃。而市民對疫情的恐懼指數亦較2、3月低,以致有所鬆懈。他指如果新的防疫措施推出7至14日後,確診數目仍以幾何級數上升,「咁嘅話冇得傾,就要真係lockdown(封城)」,以及考慮禁止全日所有堂食,否則香港醫療體系將面臨崩潰。他呼籲市民應切實戴口罩,在疫苗面世前都不能鬆懈。他指,按經驗冬天的疫情會更差,因此對於食肆、公共交通工具和街市這些高危場所,政府須推出前瞻性的防疫措施,防止疫情再度爆發。

adblk6


每日「三位數」公院一周內爆滿
許樹昌亦認為,目前疫情險峻,而且現時長者確診個案增加,病情更加複雜和嚴重,住院時間會長一些,亦加重公營醫療壓力;假如每日新增個案都達三位數,公立醫院會在一星期內便爆滿。他希望政府防疫措施「加辣」後,幾日內確診數字會回落,否則下一步就要考慮實施「禁足令」。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稱現時疫情仍未「見頂」,認為形勢不樂觀,他呼籲市民不要等政府措施才加強防疫,現在應該盡個人責任,自我實行「社交戒嚴」,除了上班、求醫、到超市和街市買餸等必需活動外,其餘時間留在家中,勿有實體社交活動。


本港累計有23名確診病人情況危殆,伊利沙伯醫院昨將一名深切治療部病人轉送院,據指,該院深切治療部10張負壓病床近日一度只剩1張。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承認隔離病床緊張,擔心一、兩星期內不敷用,故有需要時會將情況較穩定病人轉院以騰空病床作緊急需要。

入App免費換走健康產品

入App免費換走健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