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有意放寬外國居民子女入籍,增加日後勞動力。(資料圖片)
為增加日後勞動力人口,南韓司法部4月時建議放寬長期外國居民的子女入籍,只須通知司法部便可,但隨著當地反中國情緒冒升,有關計劃遇阻力。一個反對有關措施的總統府聯署已獲30萬人簽署支持,另一個在上月就此事開設的網上群組也有數以萬計的人留言批評。有律師指,面對強大的反對聲音,司法部早已失去推行的動力。
有關爭拗反映南韓因出生率下降和勞動人口老化,面對人口動力的問題,以及愈來愈多民眾對中國有負面看法,韓服和泡菜等起源爭拗,引起雙方嫌隙,部分人也認為遭中國經濟欺凌,以及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控疫不力。去年的數據顯示,若有關入籍措施放寬,約有3,930人符合資格,當中3,725人原籍中國,這引起較多人抨擊。有輿論擔心,反中國的民眾或拿放寬入籍措施作為藉口攻擊韓籍中國人。去年底一項調查顯示,多達75%的南韓民眾不喜歡中國人,較2015年的37%大幅上升。
在2000年代初期,外國人入籍南韓並不常見,如在2000年僅33名外國人取得南韓公民身份,但移民局數據顯示,去年卻上升近1.4萬人,當中近58%的人來自中國及30%來自越南,其餘來自蒙古、烏茲別克和日本。其實許多來自中國的人,他們的祖先是韓國人,在86.5萬中國籍居民中佔逾70%,有人的祖父在一個世紀前移居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