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林俊源攝/資料圖片)
新任警務處處長周一鳴上任首日曾表示,自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行以來,社會環境比較穩定,但國家安全風險仍然有暗湧,提到很多人仍用不同的方式「軟對抗」。他接受now新聞台節目《大鳴大放》及有線新聞節目《有理有得傾》專訪時均進一步舉例指,有店舖單據字眼「明顯想煽動他人」。
周一鳴表示很多人仍然死心不息,借助不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散播軟對抗言論,不一定集中在某個界別:「例如我們會見到可能有一些店舖,最近我們都發覺它可能在單據上印一些字眼,其實這些字眼都是好明顯想煽動其他人,真的會有,當然字體可能會很細。」周一鳴又提到有人嘗試透過社交媒體煽動他人,警方會加強情報蒐集。至於文化藝術方面,他認為只有少部分人嘗試影響其他人,如煽動分裂國家等。
被問到若有人說跟政府有不同的意見說出來,是不是等於軟對抗?周一鳴指很多事情不可以一概而論,但會提供支援培訓令前線警員更加理解,清楚知道究竟如何保障國家安全。
若被美國制裁 不會影響生活
另外,美國月初宣布制裁6名中央及香港特區官員,包括時任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周一鳴批評制裁是想企圖影響香港警隊不要做那麼多國安工作,惟認為若自己亦被美國制裁,不會對生活有任何影響,一定會繼續維護國家安全,「不用理會小動作」。
繼續支援想改過年輕人
周一鳴在2019年反修例示威期間理大衝突中曾出任前線指揮官,他指很多年輕人不清楚為何要參與反修例示威,「大家有沒有想背後是甚麼人會推他們出來?我們反而覺得那班人才是比較惡毒」。他稱會繼續蕭澤頤留下來的整體方向,協助及支援想改過的年輕人,「不會因為轉了處長就有變動」。
公眾活動仍有被騎劫風險
對於遊行及集會數字有下降趨勢,周一鳴重提2019年公眾活動被人借機搞事的風險不可忽視,會就每宗申請做風險評估,審批不反對通知書,除參與人數,亦會考慮主辦方有否能力和經驗,遊行路線等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