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未見再惡化,昨新增9宗確診個案,3宗本地個案包括一宗無源頭的士司機,以及2宗與早前確診保安相關個案,另有約10宗初步確診。自年初爆疫以來,本港有多個大型感染群組,涉及宴會、酒吧、酒店等場所,中大研究發現首兩波疫情多涉娛樂場所,有群組更由1間酒吧衍生30個感染群組。專家認為娛樂場所人流較複雜,一旦出現感染就較易爆發,又呼籲政府不應忽視特定高風險場所的爆疫風險。

專家促政府制定措施時,應針對酒店等新感染環境。(資料圖片)

愉田苑愉澤閣(蘇文傑攝)
昨唯一源頭未明個案,是居沙田愉田苑愉澤閣的76歲的士司機(#5479),上周二(10日)開始咳嗽,6日後出現氣喘,同日最後一次上班後往求醫。他主要在九龍區載客,有數名家居接觸者要檢疫,其中在何文田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工作的家人,因尚未有檢測結果,該校要繼續停課。至於兩宗本地關連個案,包括尖沙咀莊士倫敦廣場50歲日更男保安(#5472),他是早前確診夜更同事(#5439)的「對更」,周日(15日)在主管安排接受化驗後,翌日仍有上班;與新個案同住在葵涌葵盛西邨6座的82歲退休老翁(#5474)昨亦確診。


最大型感染群組與數間酒吧有關。(資料圖片)
酒吧樂隊群組103個案傳播鏈最長
年初至今本港出現多個感染群組,中大醫學院分析首兩波疫情(由1月23日首宗確診個案至6月19日),爆發123個群組、共324宗有源頭的本地個案,得出12個感染接觸環境,包括家庭、食肆和私人聚會等,發現娛樂場所造成的傳播次數最多,91宗個案牽涉7個群組。3月的酒吧及樂隊群組共有103宗個案,是迄今最大型群組、最長的傳播鏈,個案在26日內延伸成30個感染群組,涉交通、工作間、食肆和美容院等的個人服務、娛樂場所、鄰舍和家居,共7種接觸環境。
中大醫學院何鴻燊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山稱,娛樂場所人流複雜、顧客不一定互相認識,故一旦出現感染便較易爆疫,追蹤亦有一定難度,籲政府多加注意,但交通運輸、鄰里、工作間和餐館等場所則傳播範圍有限。研究亦初步分析第三波疫情爆發,發現家居傳播的個案及群組最多,多達1,500宗的個案來自超過500個群組,但李瑞山指一般而言家庭只要有首宗確診,「就預咗會有其他屋企人感染」,而家居傳播亦較易追蹤,對「拉長」傳播鏈影響有限。
楊永強:不宜「一刀切」規限市民活動
在第三波爆發中,亦偶有的士司機染疫,但研究顯示只有不足10個涉交通運輸的群組。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解釋,的士司機在社區大規模爆發固然有較高感染風險,但再傳染乘客風險有限。曾任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的楊提醒,社會應留意第三波新增的感染環境,包括宿舍、院舍和酒店等,倡當局制定的防疫措施應針對特定高風險場所,以免引致第四波疫情,但不宜「一刀切」規限市民活動。
另外,港府的「回港易計劃」昨出台,本港居民昨起可預約由廣東省或澳門返港,只要持有陰性檢測證明就能豁免14日檢疫。有報道指,政府最快下月起擴大豁免檢疫範圍,至廣東省或澳門來港的內地居民,日後更計劃把「單向免檢」的適用範圍增至更多內地省市,盼增加來港人流,以助本港經濟復甦。楊永強昨指出,邊境控制至今仍有漏洞,促政府必須正視,並會轉交今次研究結果予政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