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婦人2016年便秘和腹痛,接受私家急症科醫生上門診斷後,同日死亡,死因庭裁定死因不明。死者兒子表示,之前曾向醫委會投訴,但不被接納,裁決後會再向醫委會投訴。


死者兒子
事主醫生上門診症同日死亡
死者賴來香於2016年因便秘和腹痛,家人為她致電香港急症中心,召喚救護車送賴往私家醫院,但中心救護車未能即時應召,改為安排醫生上門應診,負責診症醫生司徒敬豪為事主打止嘔針和處方藥物後離開,死者女兒之後發現母親沒有呼吸,同日因肺炎不治。
死因裁判官認為,司徒敬豪不是誠實可靠的證人,而司徒撰寫的醫療報告指未覺病人肺部有雜音,維生指數良好,作供卻稱病人寓所打開窗,致令他聽不到患者肺部無雜音;裁判官續指司徒敬豪作為急症科醫生,加上行醫20年,事主病史中列明有支氣管擴張,有醫學知識均應該知道對肺部的影響,有嘈吵聲音阻礙他聽診,當時不關上窗,是不合常理的做法。
司徒敬豪作供曾指病人當時有炎症,曾勸說家人把病人送院,裁判官指多次看報告,都看不到他有註明事主要即時入院,說法前後不吻合,令人難以接納。
裁定死因不明
裁判官亦引述專家證人指,司徒敬豪為賴打止嘔針,但賴有青光眼以及支氣管擴張的病歷,不宜打止嘔針,即使打針亦應減少劑量,否則可能導致呼吸停止,但由於無文獻顯示該類針藥曾經致死,死者驗屍時,亦無就止嘔針作毒理檢查或抽血種菌,故認為死亡由來不詳,裁定為死因不明。
裁判官又指,司徒敬豪報告錯漏百出、病人英文名串錯字、性別也寫錯,認為案件不是系統問題,而是涉及用藥及醫療判斷,若認為是醫術及醫德的問題,家屬應向醫委會等投訴,並非外行人可以提出建議改善,故法庭不會就案件提出建議。他又說,事件令人難過,家屬花大半生積蓄為事主醫病,家人關係融洽,寄語家屬走出傷痛。
家屬曾向醫委會投訴指不成立
死者家屬於2016年曾就事件,向醫委會投訴,初級偵訊委員會到今年2月,通知家屬投訴不成立,包括醫生為死者進行適當身體檢查,死者沒有支氣管肺炎一般症狀,胸部檢查時聲音清晰。死者兒子昨表示,死因裁判法庭的判決還母親一個公道,裁決後會再向醫委會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