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大SIR」、在香港政壇舉足輕重的鍾士元昨晨離世,享年101歲。
鍾士元縱橫政壇數十載,在香港回歸上扮演重要角色,八十年代曾分別與中英領導人會面,討論香港前途;
九十年代擔任港事顧問及特區籌委會成員;其後力推董建華成為特區首屆行政長官,並擔任回歸後首位行政會議召集人。
特首林鄭月娥月初剛為鍾士元慶祝生日,她對鍾離世表示深切哀悼,並讚揚鍾士元服務社會多年,深受社會人士敬重。
被譽為「政壇教父」的鍾士元,1917年在香港出生,曾到英國留學,1951年返港發展,1960年開始出任多項公職,範疇涉及工商業。他在1965年獲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正式開始從政生涯,其後晉身行政局,至1980年出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成為當時政府最高位的華人。
八十年代,中英開始談判香港前途問題,鍾士元曾走訪兩地,並分別獲中英兩國領導人接見。鍾士元在1984年率領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帶同立場書到倫敦與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會面。立場書內提出多點立場,包括希望英國接收港人,但就被時任英國外相賀維反指他們不能代表香港人。
曾被中方批「孤臣孽子」
與英方會面後約一個月,鍾士元與兩局議員利國偉及鄧蓮如到北京,與時任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會面,提出港人對回歸的三大憂慮,包括治港人士實際被北京操控、負責中央對港政策的中低層幹部可能干預港政,以及國家領導人走極左政策,不再守「一國兩制」與50年不變的承諾。三人回港後交代會面經過,並引述鄧小平表示,不相信香港出現信心危機。不過,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隨即公開否認鄧小平曾發表有關言論,更點名批評鍾是「孤臣孽子」。直至1985年初,根據中國官方通訊社發表鄧小平過去的談話要點,證實鍾士元當時並無歪曲事實。
中英雙方終在1984年12月簽署聯合聲明,香港前途塵埃落定,鍾士元亦在1988年退出行政局並退休。不過,他在回歸前的過渡期仍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擔任港事顧問及特區籌委會成員。鍾士元在其回憶錄中透露,1995年時任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魯平,曾問他有否意思角逐特首。他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而婉拒。他最終全力支持董建華參選,而董當選後,邀請已年屆80的鍾士元「出山」擔任首位行政會議召集人,結果鍾士元做了兩年,於1999年正式退休。在其後兩屆特首選舉,曾蔭權、唐英年均有邀「大SIR」支持參選,而梁振英當選後亦有拜會他,可見其「政壇教父」地位。
李鵬飛:鍾士元為香港著想
多名資深政界人士對鍾士元離世表示哀悼,並讚揚其為人及對香港的貢獻。其中,與鍾士元相交多年、亦師亦友的前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李鵬飛表示,前日原相約鍾吃午飯,但對方不適沒有出席。他形容鍾士元為人正直,所做的事、行動及思想皆為香港著想,對其離世非常傷心。特首林鄭月娥亦表哀悼,並讚揚鍾士元服務社會多年,在政界、教育、醫療、工程等各方面成就卓越,深受社會人士敬重。她又提到鍾為香港的平穩過渡作出貢獻,其心繫香港的無私奉獻精神,會長存於心中。
(相關新聞A2)
鍾士元政壇一生
1960─參與工商業諮詢委員會委員、貿發局委員等公職
1965─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1972─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1980─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
1984─分別與中英領導人商討香港前途
1988─退出行政局
1991─港事顧問
1995─特區籌委會成員
1997─行政會議召集人
1999─正式退休
榮譽
1978─被封為爵士
1997─獲頒授大紫荊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