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醫院醫生人手不足。(資料圖片)
醫委會就商討海外專科醫生免實習方案擾攘約一個月,周三終由港大教授鄧惠瓊提出、獲政府支持的方案(俗稱政府方案)跑出,即海外專科醫生在醫管局、衛生署或兩間大學醫學院任職最少3年,並通過執業試,便可免實習,成為香港正式註冊醫生。不過,多名醫生憂慮,有部分沒有臨床經驗的醫生,可透過此「漏洞」,獲正式註冊在港行醫,對病人安全有隱憂。

佘達明︰太緊張 投錯票
在第一輪投票中,因投票出錯變廢票的醫學會會董、醫委會委員佘達明,昨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解釋,當時因太緊張,誤解投票機制,以為每人有兩票,故投予醫學會及林志釉的方案,令自己一票失效,向醫學會、醫委及公眾致歉。他憂慮,部分沒有臨床經驗的專科醫生來港後,可直接獲正式註冊執照在港行醫,對病人安全構成隱憂。醫學會會長何仲平指,尊重投票結果,料方案落實後每年會有30名醫生來港,數量是杯水車薪,但最低限度醫生需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3年,相信仍有助紓緩本港前線醫生人手短缺問題。
林哲玄:醫學會方案未通過感失落
醫學會副會長、醫委會委員林哲玄(圓圖)昨亦在電台節目表示,會議氣氛良好,投票方式公道,但坦言醫學會方案未獲通過感失落,又指日後落實方案時相信仍會有漏洞,包括有部分醫生可能臨床經驗不足。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馮德焜亦在節目上表示,接受政府方案獲通過,但同樣憂慮方案中的工作含義未有包括臨床經驗,未能保證病人安全。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出席同一節目時指,投票結果屬「慘勝」,過往甚少出現需靠主席關鍵一票才可選出方案的情況,反映醫委會內部壁壘分明。至於提到病人組織代表、醫委會業外委員林志釉稱,因感壓力,最終投下病人組織屬意的政府方案。彭鴻昌預計,林如投其他方案,需要向組織解釋原因,亦可能影響其任期與下次選舉。
林鄭月娥認醫生人手不足是大問題
特首林鄭月娥昨出席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時,亦被問及如何確保海外醫生通過考核後會繼續留在公立醫院,她回答指,對醫委會通過方案感欣慰,認為已是「行出咗一步」。她承認,醫療人手不足是大問題,即使增加醫科學生名額、擴建公立醫院及興建新醫院,亦難以解決短、中期問題,形容引入海外醫生是多贏方案,既可紓緩前線醫生工作壓力,亦可配合醫療政策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