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委會建議,玩完滑板車後,應立即洗手。(蘇文傑攝)
滑板車深受小朋友喜愛,家長選購時要加倍留意設計是否安全。消委會測試了15款滑板車,逾半未能完全符合歐洲玩具安全標準,有夾傷兒童的風險,甚至有樣本的手柄管或踏板底於測試後斷裂或移位,容易令兒童受傷。另有14個樣本手柄物料含有塑膠化合物PAHs,有機會引致皮膚過敏或皮膚炎。
該15款兒童滑板車樣本,包括4款兩輪及11款三輪滑板車。測試發現5個樣本的間隙尺寸不符標準,間隙尺寸介乎5至12毫米,兒童的手指易置入間隙被夾傷。亦有3款滑板車的手柄握把末端直徑和前輪直徑小於安全標準,增加安全風險。
測試又發現,有5款測試樣本的手柄管或踏板強度有待改善,包括出現柄管斷裂或移位、防止手柄管摺合的鎖定裝置損壞,亦有滑板車踏板或踏板底部的連接件斷裂。另有1款經拉力測試後,有小部件脫落,不符合標準要求。
此外,測試顯示,除了「Globber」Primo樣本外,其餘14個滑板車樣本的手柄握把,均驗出不同程度的多環芳香烴(PAHs)總量。消委會指,兒童在抓緊手柄握把時,有機會經皮膚接觸,甚至吸收PAHs,可能引起刺激反應,個別容易過敏人士,或會出現皮膚炎。
消委會建議,家長留意滑板車的說明書及標示是否齊全,並按產品標示的適用年齡、最大承重等資料選購滑板車;而玩完應立即洗手,以免攝入PAHs或重金屬等物質。
海關測試6樣本未達標
海關亦測試了10款滑板車,發現6款未能符合國際安全標準,或致騎乘者夾手及摔倒,已向有關零售商及分銷商發出禁制通知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