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今日出席疫情記者會,匯報最新情況,本港今日新增32,43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其中19,095宗屬快速呈報,只有3宗是輸入個案,其餘屬本地感染個案。
死亡人數方面,再多264名患者不治,包括過去1日離世的190人,以及早前未公布的74宗死亡病例,年齡介乎39至105歲。第五波疫情累計3,780人死亡,超越武漢全市累計的3,869宗死亡個案。逾9成半死者都是60歲或以上。患者死亡率上升至0.54%,未完成接種患者的死亡率,與接種兩劑的患者相差23倍。
醫管局表示,昨日離世的病人,包括112男78女,年齡39至105歲,有115名死者來自院舍,124人未接種新冠疫苗,46人只接種一劑,20人兩劑。39歲離世的男患者,本身有發展遲緩及腦癇,要坐輪椅,往在院舍,屬高風險人士。其餘較年輕幾名離世病人,本身有癌症或長期病患。
此外,再多3間安老院舍及1間殘疾人士院舍有人確診,涉及71名院友及15名職員。第五波至今有745間安老院及266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發疫情。
確診仍維持高水平 籲市民不要鬆懈
歐家榮表示,雖然確診數字停滯在3萬多宗的高水平,沒有進一步上升,但病毒在香港的傳播仍十分高,預計未來數日仍會維持該水平。他認為在社交距離等措施下,疫情初步受控,避免了進一步發生爆炸性上升的情況,不過疫情仍然嚴峻,未見到有向下跌的趨勢,不要產生錯覺以為疫情已受控而鬆懈,隨時出現反彈,呼籲市民繼續保持警覺。
何婉霞透露,將會在短期內推出隔離護理觀察系統,社區確診人士會收到短訊及連結,市民可透過系統登記病徵,並獲得有關健康資訊建議。系統亦會在第六及第七日提醒確診人士更新快速檢測報告,不過她指系統仍在研發當中,有相關資料會再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