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管浩鳴表示,本港公屋制度仍面對着嚴重的不公平,需要優化。他批評不乏「各顯神通」隱瞞收入和資產以擠入門檻者,懲罰起不到阻嚇作用,對依法納稅努力供樓的市民不公平,令「躺平主義」應運而生,取得公屋有如「人生贏家」的思想更是偏離公屋所設定的功能,從而導致政府錯誤決策,讓深層次矛盾升級。
恐致政府錯誤決策 深層次矛盾升級
管浩鳴周三於《明報》撰文,指出公屋租金與市場脫節帶來問題,租金過低會導致資源配置不均,使等待公屋的人群增加,亦會缺乏激勵性,令一些租戶長期佔用公屋資源,而不願意遷出或尋找其他住房選擇,進一步加劇公營住房短缺問題。
他批評收入超過一定水平的住戶須交納1.5倍至雙倍租金,但普遍二、三千元月租也遠低可以承受的市價水平。「一般香港人還在辛苦供樓,而同樣收入甚至收入高過你的人,卻在享受你的納稅福利,這又是否符合公平原則?」
「各顯神通」隱瞞收入資產 懲罰難阻嚇
另他指巨大利益吸引了龐大的泡沫偽需求,不乏「各顯神通」隱瞞收入和資產以擠入門檻者,惟蓄意虛報懲罰最高僅是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起不到阻嚇作用。一旦取得公屋,即使住戶暴露其真實收入和資產水平,也可繼續佔有資源。若採取逼遷行動標準太高,阻嚇作用是聊勝於無。
他認為公屋租金與市場之間的平衡是複雜問題,需要政府在提供可負擔住房的同時,平衡資源配置與市場機制,需綜合考慮社會公平、經濟可行性和住房市場的需求。坊間種種數據分析和調研表明,無論是現有公屋戶還是新申請者,都可能潛藏着一定程度的泡沫偽需求。若沒把這部分泡沫搞清,不僅對辛勤工作創富、依法納稅努力供樓的市民不公平,還可能鼓勵仿效行為,導致惡性循環,令「躺平主義」應運而生,取得公屋有如「人生贏家」的思想是偏離了公屋所設定的功能,從而導致政府錯誤決策,甚至讓深層次矛盾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