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訴庭裁定QT上訴得直,入境處需支付訟費。(資料圖片)
一名英籍女同性戀者不服入境處拒絕批出受養人簽證,提出司法覆核獲高等法院上訴庭裁定上訴得直。上訴庭認為,批准有關申請只代表容許申請人以「受養人」身份,有條件留港,不涉及承認「受養人」與其同性或異性伴侶結合的定義,故裁定入境處做法是不合理歧視。入境處回應指,正審慎研究判決,按情況徵詢法律意見,再考慮下一步行動。
入稟的英籍女子QT,2011年和另一女子SS,在英國透過民事註冊成為同性伴侶,其後SS來港工作,QT向入境處申請「受養人」簽證來港居留,但入境處基於本港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故兩度拒絕向QT簽發受養人簽證,QT只能以旅客身份留港。她認為有關決定歧視同性戀者,入稟高等法院司法覆核,原訟庭判她敗訴,QT不服上訴。
上訴庭3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經聆訊後裁定上訴得直。上訴庭首席法官張舉能撰寫的判詞指出,上訴人並非挑戰本港法例不承認同性婚姻,而是質疑入境處對上訴人性別歧視。他解釋,推翻原訟庭的原判,是因為異性未婚伴侶,若想申請受養人簽證,可透過註冊結婚符合資格,但同性未婚伴侶卻不可,構成基於性別取向的間接歧視。至於同性受養人的關係是有結婚證明,外地的民事結合和同性婚姻都是合法證明,入境處以行政上難以查證拒絕接受申請,是不合理和不公平。
容許「一夫多妻」制人士申請是自相矛盾
判詞指,入境處若要遵守香港法例對婚姻的定義,便不應容許「一夫多妻」制地區人士,申請其中一個伴侶以「受養人」身份留港,現時做法是自相矛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服務中心,要輸入外地專才,就要讓這些專才的受養人來港,但入境處有責任維持嚴謹的出入境管制,入境處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容許同性受養人來港,亦不代表承認同性配偶關係。
入境處:審慎研究判詞
上訴庭裁定QT上訴得直,入境處並要支付訟費,並要與上訴人商討,根據上訴庭判決,向法庭提交解決方案。入境處回應指,正研究判詞,按情況徵詢法律意見,再考慮下一步行動。協助QT的律師韋智達表示,QT對上訴庭的裁決表示高興。他又認為,本案亦會影響其他同志平權案件,預計政府將上訴至終院,但有信心終院會維持上訴庭決定。
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則指法庭判決屬喜出望外,但政府在性別議題上態度被動,認為政府應主動訂立同性伴侶締結關係的註冊制度,保障香港同志的權益。另一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尊重法庭判決,但擔心今次上訴的判決,令公眾誤會間接承認同性婚姻,希望律政司詳細研究判詞後向終審法院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