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龍裁判法院昨日發生罕見的掉包「走犯」案,一宗毒品案的37歲男被告,與另一案件的被告掉包後逃走,警方正在追緝,已拘捕涉嫌協助逃走的一男一女。有立法會議員今早(12日)在電台節目形容,現時法院身份核實方面的技術仍屬「石器時代」,易生漏洞,促請當局正視。
葛珮帆:認證疑犯幾石器時代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委員、民建聯葛珮帆指,現時法院認證疑犯身份的科技十分原始,依靠手帶辨認,沒有任何生物認證、儲存資料的科技,形容做法過時,「都幾石器時代,要去檢視一下啦」。她同意要完全分隔疑犯、禁止交流,以現時法院環境來說不太現實,希望執法機關和司法機構強化科技的應用。
容海恩:望加強科技認證身份
而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容海恩則稱,由於涉事疑犯在假日犯案,昨日提堂時有大量疑犯在羈留室等待,整個等待處理手續的過程中,沒有科技識別,如曈孔、指紋等。是次案件亦有個「蠱惑位」,被告當時用補領身份證的文件證明身份,但上庭時又不用再驗證身份,只要將自己容貌稍作改裝,並與另一疑犯交換身份證號碼等資料,即有機會掉包。
她又表示,一般而言,法院羈留室不可能有足夠空間單獨關押疑犯,所以現實上難以完全禁止疑犯之間的交流,庭警亦不可能長時間「人盯人」監視。她希望日後可以加強科技認證身份,起碼可以核對指紋等,至少亦要強化手帶設計,沒那麼容易除下來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