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長鄭楚明(圖)昨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透露,天文台現時主要靠電腦程式作概略性預測,再以雷達做臨近預測;而現時雷達每6分鐘掃描一次,可預測約20分鐘後的情況;天文台近期開始試用新雷達加密掃描至1分鐘一次,令預測提早5分鐘,但新雷達亦有一定局限,包括覆蓋範圍較窄,加上本港多高山,很多地方被阻擋。
鄭楚明又稱,受極端天氣影響,本港未來發出暴雨警告會愈趨頻密,認為現時的警告級別及定義仍然合適。但去年熱帶風暴「獅子山」襲港,天文台只發出3號風球及黃雨警告,但多區出現水浸,他解釋,暴雨遇強風,令水浸加劇,會改善發布。
至於近日華南地區連日降雨更出現水浸,本港無跟隨部分內地城市及澳門停課做法,鄭指,三地氣象部門有共識今次暴雨影響大,但「同一環境下有暴雨產生,但降雨量相差好遠」,如上周當本港降雨達黃雨水平,鄰近的澳門及珠海已分別達紅雨及黑雨水平;如何應對,各自按自己情況處理,難以互相比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