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長陳茂波將於本周三(28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社會上就應否派糖意見不一,亦非常關注政府財政狀況。香港研究協會民調今日(25日)發表市民對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期望調查,發現有四成七受訪者「擔心」政府財政的穩定性,較去年大幅上升兩成四,市民支持節流措施多於財政開源;另外,逾七成市民冀推電費補貼、退稅及增免稅額。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建議財政司司長,在草擬財政預算案時,積極回應社會各界的訴求,平衡市民短期生活壓力及社會長遠發展所需,同時為提高香港競爭力給予財政支援,以推動香港經濟及社會可持續發展。
香港研究協會就此於2月2至22日展開全港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成功訪問了1,056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以了解市民對本年度預算案的期望。調查亦透過與過去同類調查結果作比較,以進一步了解市民對預算案期望的變化研究。就財政司司長預計23-24年度財政赤字將會超過1000億,調查發現,有四成七受訪者「擔心」政府財政的穩定性,較去年大幅上升兩成四,而表示「不擔心」的佔四成四(-19%),「不知道」及「無意見」的則共佔百分之九(-4%),反映市民對政府財政狀況憂慮加深。
為保持政府財政穩健,最多受訪者贊成「政府減少1%經常開支」(80%),隨後依次為「公務員編制零增長」(55%)、「開徵新稅項」(39%)及「增加公共服務收費」(24%),顯示市民更傾向以節流方式來改善政府財政,而非選擇開源的方式。
逾七成市民冀推電費補貼
至於各項「派糖」措施,最多受訪者認為應該推出「電費補貼」(73%),其餘依次為「退稅」(72%)「增加免稅額」(71%)、「寬免差餉地租」(67%)、「向申領各類津貼的人士發放額外款項」(54%)及「公屋免租」(49%),而認為「不應該」的比例介乎兩成一至四成二,相關比例皆較去年上升,認為「不知道/很難說/無意見」的比例則介乎百分之六至九。至於「派糖」措施的總開支,四成二(+5%)受訪者表示應「增加」,表示「維持不變」的有三成二(-6%),「減少」的佔兩成(+1%),而表示「無所謂」及「無意見」則共佔百分之六(+1%)。以上結果反映市民對預算案紓困措施有一定期望,惟需求的迫切程度有所下降。
調查發現,有五成一(-16%)受訪者表示預算案應優先「推出短期紓困措施」,表示應優先「為社會長遠發展作投資」的佔三成九(+14%),兩者差距五年來最小,顯示市民對推出紓困措施的訴求明顯降溫,相信與社會全面復常及政府財赤,降低了市民的期望有關。而表示「其他」、「不知道」和「無意見」的共佔一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