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刑事化生效一周年,有報章今日(10日)刊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的專訪,她指觀察到因政見分歧而起底的訊息已大幅減少,又說修訂私隱條例有域外法權,即使相關平台在海外經營,只要不遵從專員發出的停止披露通知亦屬刑事罪行。被問到會否研究禁通訊平台Telegram,鍾麗玲稱有考慮禁用起底情況嚴重的通訊平台,惟強調採取行動需視乎情況,若平台只有零星起底訊息,未必需要使用「最果斷的手段」封鎖整個頻道。
九成「起底」訊息已被移除
鍾麗玲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指,被指「起底」刑事化的《2021年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自去年10月8日生效以來,截至上月底,公署展開91宗刑事調查,7宗拘捕行動,當中落案起訴2名被捕人,並累計向23個網上平台,發出1,252份通知,要求移除1.34萬個「起底」訊息,當中九成已被移除,亦有專門「起底」的頻道被封鎖。她說大部分的平台都相當合作,餘下一成未移除的訊息大多來自不太運作或很舊的平台,公署會繼續發信要求移除餘下的訊息,又提到部分已移除的「起底」訊息,會被人複製再披露,因此公署調查時要每個平台逐一搜證,需要一定時間。
她續指,修訂條例有域外法權,就算相關通訊平台的總部不在本港,只要不遵從亦屬刑事罪行,不過她承認海外執法有一定困難,惟大部分平台都很合作移除起底訊息。
鍾麗玲:採取行動需視乎情況
對於Telegram涉及龐大的起底訊息,鍾麗玲在訪問中指,有考慮禁用起底情況嚴重的通訊平台,但不會針對個別個案回應,惟會視乎個案情況,「所有執法行動都會考慮」,強調若平台只有零星起底訊息,未必需要封鎖整個頻道,但「最壞的情況」是相關平台不合作,當公署認為其他執法措施都無法移除大量的起底訊息,最後或「採取果斷行動」,考慮封鎖有關平台或頻道。
她表示,相關技術絕對可行,惟採取行動需視乎情況,因為通訊平台尚有很多其他頻道,並有其他非用作起底功用的頻道,故需考慮合理性和相對性。她補充,目前尚未到如此嚴重的情況,重申因政見問題而起底的情況已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