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陳奕釗攝)
加辣「限聚令」昨生效,除為市民帶來更多不方便外,一眾準新人更被朝令夕改的措施「點到陀陀擰」。就昨起可否舉行婚禮,政府「同心抗疫」網站短時間內三度更改,一度顯示直至23日不得舉行婚禮,之後兩度更新才改為僅限準新人、2名見證人及其他必要人員舉行婚禮。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圓圖)昨回應,疫情嚴峻下不應該舉行婚禮,最新定案是考慮到有準新人須完成註冊的法律程序需要。「疫苗通行證」同日率先在D類食肆試行,創科局長薛永恒於網誌表示,24日正式實施時有「反掃」程式等新方案輔助。
政府同心抗疫網站就婚禮安排被批「彈弓手」,政府周二(8日)宣布加大防疫措施未提及婚宴限制,同心抗疫網站周三更新,陳述D類食肆收緊至4人、B、C類減至2人一枱,並最新提及不得舉行宴會,又在「常見問題」頁面中,列明昨日至2月23日期間「不能舉行婚禮」;同日晚上9時半,同一問題,回答更新為無供應食物或飲品(宗教禮儀部分除外)的婚禮,容許不多於20人聚集。到昨晨9時再改為不得舉行人數多於《婚姻條例》婚姻登記必要人員數目的婚禮,即登記官、婚姻監禮人或主持婚禮的神職人員,結婚雙方及2名見證人。

當局網站一度顯示至2月23日不能舉行婚禮。 (資料圖片)
昨日結婚的新人黃生黃太坦言,前日心情如坐過山車,整日忐忑不安,因未知能否如期結婚,亦不知應否通知到場觀禮的親友。黃先生又指婚禮已籌備一年,「疫情爆發無人想,政府如果認為只係呢十幾天(市民)不應結婚,應一早公布,讓我哋可以及早安排……依家只係呢十幾日唔准結婚,咁呢十幾日後,有咗疫苗通行證結婚就可以安全?」二人最終成功註冊,但雙方家長各只有一人可出席見證,他們坦言有點遺憾。
徐德義昨於疫情記者會中被問到有關安排,他說一般婚禮有親友到場慶祝,群組聚集增傳播風險,在疫情嚴峻下不應舉行,謂「普通人分唔到婚禮同婚禮註冊嘅微妙分別」,但有人可能需要婚姻註冊的法律需要,未必需要結婚的慶典儀式,因此更改網站內容以更清晰列明容許婚姻註冊。
已打針用疫苗通行證到食肆聽到「咚咚」聲
「疫苗通行證」於昨(10日)起率先在D類食肆推行,除員工必須完成接種疫苗外,顧客全部須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每枱最多4人。而尚未實施「疫苗通行證」要求的B及C類餐飲處所每枱人數上限則要減至兩人,並須準備在本月24日全面實施「疫苗通行證」。所有餐飲處所均不得舉行宴會。至於其他表列處所的實施安排,有待公布。
薛永恒表示,除已為「安心出行」推出更新版,以「安心出行」掃描及儲存針卡或「豁免證明書」後,進入處所時掃場地二維碼,便可自動展示接種紀錄,藍色代表已接種疫苗或因醫學原因獲豁免的人士,紅色則代表未有接種紀錄。「電子針卡」底部會有計時器作為防偽工具,避免有人以截圖方式借用他人的「安心出行」紀錄。薛續指,政府亦為場所管理人「驗證二維碼掃描器」流動應用程式推出新版本,程式掃描客人二維碼後,以「咚咚」聲代表已接種疫苗;「嘟」一聲代表持豁免證明書;「噹噹噹噹噹」則代表該人士未有接種紀錄,不能進入特定場,以聲響協助處所識別入場人士有否打針。到訪人被掃碼後,有關資料會被處所紀錄,薛補充,資料僅保留在處所裝有程式的手機中,經加密處理並儲存31天,處所有責任保管好有關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