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2-17 18:12:00

專家訪問|幼稚園校長親授5大有助孩子情緒穩定錦囊 玩公仔都有用?

分享:
幼稚園校長親授5大有助孩子情緒穩定錦囊 玩公仔都有用?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研究發現,有父母指導情緒的小朋友抗逆力、專注力及自控力較常人高。栽培孩子情緒平穩成為現今家長的重要任務之一,但並非每位父母清楚如何幫助子女發展穩定情緒。樂善堂鄧德濂幼稚園羅碧珊校長親身分享5大培養穩定情緒,讓家長了解當中關鍵。 

栽培孩子平穩情緒成為家長的重要任務之一。(網絡圖片)

培養情緒穩定孩子︱大人細路都要認識不同情緒

羅碧珊認為,要培養子女情緒平和的第一步,是先讓他們認識不同情緒,年紀太小的幼兒未必知道甚麼是開心憤怒。只有孩子明白何謂開心憤怒,才可進行下一個步驟。年紀較小的幼兒未必識字,她提議家長可選擇圖畫作為教具,令他們明白「原來開心會笑,失落時會喊」。羅校長提到,她校內的老師會邀請K2K3學生辨認及演繹繪本主角的情緒,例如會問學生「故事主角小明有咩感覺」或「如果你係小明,你會有咩感覺」,家長們不妨參考。 

羅碧珊指出,認識各種情緒看似簡單無聊,但有時連家長自己都未必知道自己情緒狀況。她表示,曾經見過家長在小朋友幼稚園面試時過於緊張,但不自知。 

adblk6

不同情緒圖卡是幫助小朋友認識情緒的好幫手。(網絡圖片)

培養情緒穩定孩子︱4部曲鼓勵

讚賞及鼓勵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羅碧珊表示,如果家長能積極鼓勵小朋友表達自己想法及情緒,有助小朋友舒緩壓力,阻止日後子女壓力失衡,繼而自殘的悲劇。她建議家長可參考以下4部曲,鼓勵小朋友向自己傾訴心事。 

1. 先邀請子女對話,「你有冇嘢想分享?」 

2. 引導子女說出情緒「你現在有咩感覺?」 

3. 展示同理心,「爸爸/媽媽明白你嘅心情」。 

4. 鼓勵繼續分享「我欣賞你願意講比我聽」。 

培養情緒穩定孩子︱成為孩子同行者

羅提及,家長若能成為小朋友的同行者,讓他們明白無論遇到任何處境,父母會與他們同行,同樣有助他們情緒穩定。她分享,小朋友進行學校面試時緊張害怕屬常事,如果家長能表現同理心,表達出理解及陪伴小朋友,通常他們會迅速平復心情;否則會不停哭鬧。羅碧珊建議父母可使用公仔協助小朋友表達,「如果公仔覺得驚,佢會同爸爸/媽媽講」,令孩子明白父母是自己的支持者。 

 

培養情緒穩定孩子︱用正確方法緩壓力

遇到負面情緒時,學懂如何紓壓亦同樣重要。但並非每個人知道正確的紓壓方法。羅校長建議,家長可透過繪畫、音樂及壓力球幫助子女。子女從小學習正確的舒壓方法,便能沿用這些方法協助自己解壓。

家長可準備不同紓壓玩具,讓子女隨時解壓。(林俊源攝)

培養情緒穩定孩子︱以身作則

校長最後強調,家長亦要以身作則,以平和穩定的情緒面對生活各種情境,子女便能從中學習及模仿言行。她認為,小朋友是一張白紙,會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若然父母用正確態度及方法面對不同情況,有助培養子女穩定情緒。例如父母倒瀉水時反應較大的話,子女會「有樣學樣」,下次子女遇上相同情況時亦會做出較大反應。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