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容易流牙血、身體一撞便出現瘀傷,如果家長以為只是「小病痛」,又或者是頑皮所致,就大錯特錯了。孩子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血液系統不正常引起,而這亦是兒童罕見疾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先兆;如果伴有面色蒼白,持續發燒等症狀,家長應盡早帶子女求醫。
文:袁雅婷 攝:林俊源
本港每年6至8名兒童確診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屬罕見癌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錦堂表示,在香港人口中兒童大概佔110萬,每年新症約有6至8個;而內地每年則約有1,400例。目前兒童癌症患者均在香港兒童醫院接受醫治。任何年紀也可能會患上AML,在小孩中較少見,而兒童的發病高峰期在2至8歲左右。
血液幹細胞基因變異
血液幹細胞是骨髓裡的重要細胞,負責造血,無論血小板、紅血球和白血球都靠它們製造。但AML患者因血液幹細胞出現基因變異,永遠停留在幹細胞階段,不再造血,並會不斷複製自己,令骨髓裡充斥著壞的血癌細胞。小朋友患上AML,便不能正常造血,血小板、紅血球及白血球會跌得很低,導致貧血及容易出血,並容易受細菌及病毒感染。
若醫生要斷症,會先抽血化驗,如果驗出有貧血、血小板低,或血液中有不正常白血球,醫生便會懷疑小朋友患上AML。之後替孩子抽骨髓,交給病理部做化驗,若骨髓塗片有超過20%未成熟細胞經掃片技術化驗後,便可診斷小朋友患上AML。
或因器官衰竭致命
急性白血病的癌細胞會遊走全身,並以幾何級速度增長,入侵中樞神經系統,肝臟、脾臟腫大,影響器官功能,若不及時治療,患者或會因感染、出血或器官衰竭致命,因此急須進行化療。
目前AML的治療方法,一般是採用由1960年代沿用至今的「雞尾酒療法」,患者同時服用5、6種高劑量化療藥物,需時6至9個月。初確診AML的兒童病人生存機約60至70%,可長期存活。惟一旦復發,生存率會降至低於40%。
AML患者復發,再使用高劑量化療會產生很多副作用。患者可能對之前採用的部分化療藥出現抗藥性,即使再次使用高劑量化療只有約三成機會醫好。梁助理教授稱,醫生以往會按患者的治療反應決定治療方案,反應不佳時會轉換藥物,但因白血病惡化速度很快,可能不夠時間試用其他藥物組合。
研精準化個人治療法
梁教授與香港兒童醫院團隊於2018年嘗試直接用病人的骨髓癌細胞測試藥物效果,研發「精準化個人治療」,他們在兩個多次復發的AML病童骨髓樣本中提取癌細胞,在實驗室作體外測試,測試癌細胞對45種標靶藥物的反應,並於3天後將報告交給醫生,由他們決定治療方案。梁教授解釋,「對於急性血癌,時間很重要,精準治療令醫生在短時間有依據下藥,這項突破有機會改變AML的治療模式。」
及早採精準治療減復發
以往病患在復發時才進行藥物篩選,香港兒童醫院將為所有初確診AML的患者作藥物篩選,報告可作為備用。如果化療反應欠佳,醫生會參考報告,為患者及早提供精準治療,減低復發機會。
梁教授補充,「科研資金非常重要,每個病人的藥物測試成本約四千至五千元,目前完全由科研資金承擔。香港一年只有6至8例,所需費用是可控的,但如果進一步開展至全國性研究,每年便會有過千病例,那便需要數千萬元資金。」這件事值不值得做呢?梁教授覺得必須要做,因為每個小孩的生命都是無價的。科研的成功背後有很多重要因素,包括提供資金的政府和慈善機構、專業的兒童血液腫瘤科醫生和大學實驗室團隊,更重要的是病人和家長願意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