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慢性腎病,當然希望洗腎的一天來得越遲越好,不少患者會嚴格控制飲食,甚至「疏遠」蛋白質,以免加重腎臟的負擔。腎病科專科林仲文醫生解釋:「過多蛋白質的確會加速腎臟退化,亦會增加身體毒素,但蛋白質攝取不足也會造成營養不足,招致反效果,因此『不多也不少』、『質量並重』是重要原則。」患者可以進行低蛋白飲食,同時配合藥物,有助延緩洗腎及維持足夠營養。
過半患者因糖尿病引致腎衰竭
腎臟是控制血壓的重要器官之一,當血壓上升時,腎臟的負荷會增加;而如果患者腎功能較差,亦會令血壓升高,造成惡性循環。糖尿病亦是本港常見的慢性疾病,雖然腎病不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但血糖過高會破壞腎臟。林醫生更指出:「本港大概有一半腎衰竭個案是由糖尿病所引起,且往往難以察覺。因為即使高血糖已對腎臟造成損害,初期症狀也不明顯,不少患者因而延誤治療,確診慢性腎病時大多已屆中至晚期。」因此找出成因、對症下藥對控制慢性腎病非常重要,例如控制血糖能大大減低腎衰竭的風險。
蛋白質數量與質素並重
慢性腎病一共分為5期,對於3期或以上的患者,由於他們的腎功能已明顯受損,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以避免病情繼續惡化,惟蛋白質的減少會令患者較易出現營養不足,導致患者肌肉量減少。外國指引建議,第3至5期的患者每天不應吸收超過每公斤體重0.6克的蛋白質。至於正進行洗腎的患者,由於過程中易流失蛋白質,故此應增加蛋白質的吸收,每天每公斤體重大概攝取1至1.3克蛋白質。同樣重要的是蛋白質的質量,林醫生指出:「高質量的蛋白質包括雞蛋、豬牛羊等肉類,根莖類和乾果類則相對較低質量,需盡量減少。」
配合藥物助延洗腎時間
在適當的飲食之上,病情合適的患者可配合藥物治療,如酮酸胺基酸,透過轉胺作用將蛋白質分解後的氮代謝物轉化成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減少代謝物能減輕腎臟負擔,同時能將胺基酸重用,幫助身體的營養維持於足夠的水平。而且,因藥物的副作用較少,經醫生評估病情合適的3期或以上患者可持續服用,以延遲需洗腎的時間。
林醫生分享,一名80歲男士患有糖尿病接近20年,血糖過高令他患上腎病第5期,但他不希望長期洗腎,起初主要透過低蛋白飲食以控制病情,但後來因出現營養不良導致精神欠佳。與醫生商討後決定配合酮酸胺基酸藥物服用,及後除了營養變得足夠,精神變好外,預計需洗腎的時間亦由半年後延後至1年。
以上資訊由林仲文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