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控制體重和改善健康,我們都會留意吃下肚的東西和熱量。美國一項研究就發現,在深夜非活動時間進食,不只會令體重上升,更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並因為太多營養又未被消耗,會打亂生理時鐘並令脂肪組織出現變化。
體重明顯增加
美國西北大學利用老鼠實驗,了解進食對生理時鐘的影響。實驗老鼠被分為兩組,一組在活躍時間餵食高脂肪飲食,另一組則在非活動時間進食。經過一星期後,非活動時期進食的老鼠,體重明顯增加得更多。
生理時鐘對進食時間敏感
研究指出,能量釋放可能是生理時鐘控制能量平衡的機制,而日間是能量以熱量形式散發的最佳時間,故此日間應該進食,而不該在非活動時間進行。同時,生理時鐘對進食的時間十分敏感,尤其是脂肪組織,故此在該休息的時候進食,會容易吃得多及變肥。有關研究已刊載於《Science》。
學者指出,今次發現對長期護理提供幫助,特別是一些需要餵食管理的病人,可以透過控制進食的時間,例如只在日間餵食,從而達到所需的健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