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腹脹 便秘恐患大腸癌?營養師推介8種防癌食物
大腸癌是本港第3大常見癌症之一,異常的排便狀況可能與大腸癌有關。有營養師指,排便習慣可以反映出大腸癌的警號,其中,如果經常出現脹或便秘就要多加小心。不過,營養師亦推介可透過吃8種食物,以預防大腸癌。
6大大腸癌徵兆
營養師程涵宇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罹患大腸癌的人愈來愈年輕,要小心以6大大腸癌初期症狀警號:
- 排便習慣改變:有時便秘和有時腹瀉。
- 排便不清:感覺大便後仍有殘留。
- 大便中有血或黏液:這是重要警號。
- 經常腹脹或便秘:長期腸道不順暢要小心。
- 體重下跌:突然變瘦可能表示腸道有問題。
- 貧血:長期慢性失血可能與大腸有關。
8種食物抗大腸癌
營養師程涵宇指,可以透過以下8種飲食來抗癌:
1. 西蘭花
- 功效:含有豐富的蘿蔔硫素,具有抗癌功效。研究發現,多吃十字花科蔬菜降低大腸癌風險。
- 建議進食頻率:每周3至5次
2. 豆類
- 功效:富含膳食纖維,維持腸道健康。
- 建議進食頻率:每周≥1次
3. 莓果
- 功效:花青素抗氧化,有助於抗發炎。研究發現大腸癌患者持續7天吃莓果萃取物,有助降低7%癌細胞的生長和腫瘤轉移。
- 建議進食頻率:每天1至2次
4. 堅果
- 功效:針對30,708名參與者長達30年的研究發現,長期食用堅果可降低大腸癌風險達24%。
- 建議進食頻率:每天一小把
5. 薑黃
- 功效:含有薑黃素,具有抗發炎特性。
- 建議進食頻率:每天1至3克薑黃粉
6. 亞麻籽
- 功效:富含纖維,幫助腸道好菌生長。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 建議進食頻率:每天10克
7. 魚類(三文魚、鯖魚)
- 功效:針對478,040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多吃魚會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三文魚和鯖魚含有維他命D和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8. 乳品
- 功效:鈣質可降低大腸息肉的產生機率,也有抑制發炎基因作用的能力。研究發現,平均攝取較多乳製品的人患大腸癌的相對風險低21%,罹患大腸癌的相對死亡率也低了29%。
- 建議進食頻率:每天1至2杯
避吃4種食物防大腸癌
營養師程涵宇指,除了要攝取以上食物,亦建議減少攝取以下4種食物,以降低患大腸癌機率:
1. 酒精
- 每天攝取10公克酒精(約250ml啤酒/100ml紅酒/30ml烈酒)會增加患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的風險。
- 每天攝取50公克會增加肝癌、大腸癌、乳癌1.5倍的風險。
2. 加工食品
- 世界衛生組織已證實加工肉類為第一級致癌物,並會提高大腸癌風險。
- 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類,大腸直腸癌的風險直接提高18%。
3. 炸物
- 高油脂食物會刺激膽汁分泌失衡,增加大腸癌風險。
4. 高糖食物
- 蛋糕、甜點和含糖飲料營養價值低,並提高慢性發炎的風險。
- 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會增加18%大腸癌的風險,罹患大腸癌的死亡風險也會增加39%。
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最關鍵的兩件事是飲食和篩檢。定期篩檢是預防的好方法,她建議50至74歲每2年作糞便潛血檢查一次,這是早期檢測大腸癌的可靠方法。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定期篩檢,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