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早前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的一項調查發現,多達九成半人認為香港社會歧視情緒病患,亦有部分人未了解抑鬱病徵,甚至誤解藥物治療。而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認為,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避免情緒病繼續破壞腦部,造成無可逆轉的影響。
情緒病認知不足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的網上調查成功訪問了4,340名18歲以上香港居民,當中有9%受訪者現患有情緒病,19%有情緒病史。調查發現雖有過半被訪者認為自己頗為認識或非常認識情緒病,但有逾八成人以為「承受逆境能力較低」、「個人性格悲觀」是情緒病的原因;同時普通會忽略了情緒病所致的認知和身體症狀,包括執行能力變差、思考速度緩慢、記性差、心跳加速、體重明顯改變、腸胃不適、周身骨痛等。王明爍指出,「情緒病是是腦部疾病,主要因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衡而引致症狀,並非單靠自身可以控制,這些謬誤或令市民對情緒病患者產生誤解。」
社會存在歧視情緒病
調查又指出,若受訪者為僱主,有接近七成半人會因為應徵者有情緒病而有不同程度減低聘請機會,會擔心情緒爆發、影響其他同事、工作表現、有傷害別人或自殘傾向等。只有38%受訪者會接受子女的另一半患有或曾患有情緒病,原因是擔心影響家庭和睦、無法照顧家庭、性格怪異或者遺傳給下一代等。至於對待情緒病患者的態度則親疏有別,若為親戚或朋友,會較多人主動關心,如是同事或鄰居,則較多會避免接觸、疏遠,甚至擔心自身安全。調查中有七成半受訪者直認經常有或有時有歧視情緒病患者;認為香港社會有歧視情緒病患者的更多達九成半。王明爍認為,無論在職場、社區甚至家庭,情緒病患者都視為麻煩的來源,備受歧視。
情緒病藥物誤解多
針對情緒病藥物,雖然有86%受訪者同意及早治療有助患者完全康復,但亦有不少誤解。
- 三成多人同意或頗同意患者無法停藥
王明爍:根據一般國際治療指引,首次發病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藥療程為6至12個月。雖然患者或於12周已見徵狀好轉,但神經網絡修復需時,因此用藥要以月計。及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狀況調整劑量或建議停藥。但如病情復發或病徵持續,治療時間或要更長,但並非所有患者都要長期用藥。
- 近四成人同意或頗同意藥物會成癮
王明爍:患者不會對抑鬱藥物產生渴望或快感,因此不會如傳統安眠藥、鎮靜劑、安非他命出現成癮問題。
- 近七成人同意或頗同意藥物有很多副作用
- 逾六成人同意或頗同意藥物令人變得呆滯
- 逾四成人同意或頗同意藥物藥物令人無法工作
- 逾六成人認為藥物令人昏昏欲睡
王明爍:抗抑鬱藥一般而言十分安全,有些藥物副作用會隨用藥一段時間後適應或者消失。而有些藥物可改善睡眠,或者令體重改變。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或者睡眠有問題,建議與醫生商討轉服其他藥物。而體重問題則可透過健康飲食、適量運動來維持健康體重,運動亦有助病情。
情緒病成因
情緒病患者會出現憂慮、低落、失去動力等徵狀,往往伴隨身體不適,如頭痛、失眠、疲倦等。患者的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谷氨酸等,若失去平衡,就會衍生情緒病。而性格悲觀、生活緊張、壓力大、童年曾受創等環境因素,以及直系親屬有人患上抑鬱症者,都會較易出現情緒問題。
情緒病治療
情緒病的治療十分重要,因長期情緒問題可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例如引起高、心血管疾病等,亦會影響工作及社交。治療上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方面。
心理治療:
臨床心理學家會作出一些情緒改善的方法,例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治療、支援性心理治療、壓力管理及家庭治療等。王明爍表示,心理治療對病情輕微的患者很有好處,又或於患者病情受控時或徵狀緩解時加入心理治療,對於療效和預防再復發都有很大幫助。
藥物治療:
有助平衡血清素等化學慱遞物質,經過一段療程後,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會有所改善。除了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等外,近年亦有多機制抗抑鬱劑,能夠調節5HT受體,同時平衡多種化學傳遞物質,改善情緒、認知能力,減少焦慮、失眠、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也較傳統藥物少。王明爍特別指出重症患者如有自殺傾向、妄想、幻覺等,就必須用藥。
情緒病復康貼士
根據指示用藥:切勿自行改變劑量和停藥,如對藥物有任何疑慮,可與醫護人員傾談。
多分享想法:不要羞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憂慮,可多與親友和同路人傾訴,疏導情緒。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分休息。
戒除不良習慣:吸煙飲酒或使抑鬱症徵狀惡化,也可能影響藥物成效。
適時求助:當出現極端想法或情緒突然低沉,應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
相關新聞:
新藥理機制 對抗頑治性抑鬱症
習慣早起 可減低患抑鬱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