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變是癌症的成因之一,而耶魯大學利用新的分子分析方法,成功量化一些可預防因素如紫外線及吸煙等,對24種常見癌症形成的作用,不但幫助更了解癌症的成因,亦為預防癌症提供了部分答案。
量化可預防行為
一些常見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例如提防紫外線可以減低患黑色素瘤的風險,而不吸煙亦可以減低患上多種癌症的風險,但一直沒有方法可以量化可預防行為與癌症出現的關係。今次研究人員便結合特定突變如何改變基因組,以及每種基因突變對驅動癌症發生的作用,從而了解基因組變化與癌症連繫,經由檢測腫瘤的訊號便能知道引致癌症的原因。

透過檢測腫瘤的訊號便能知道癌症是否由吸煙引起。
部分較易控制
結果顯示,有些癌症比其他癌症更容易控制,例如膀胱癌及皮膚癌,致病的原因很多也較受可預防因素影響,但前列腺癌及神經膠質瘤則相反,致癌過程主要受年齡老化的內部因素所致。

皮膚癌致病原因較多由可預防因素影響。
進一步研究基因變異
研究人員認為,一些癌症發病率明顯較高的地區或行業,可以利用這種分子分析,找出致癌的原因,進而預防及控制癌症發生。不過,這種分子分析並未涵蓋所有致癌的基因變化,還需要更多研究了解複雜多變的基因變異,尤其罕見癌症的遺傳變化是極待發掘的領域。

現時仍須更多研究去了解基因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