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血糖超標總是「無聲無息」,糖尿病患者未必會有明顯不適。然而,血液中過高的糖分會靜悄悄造成沒法逆轉的破壞,當中包括俗稱糖尿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丘思欣指,「有三成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已患上糖尿眼,當中有不少個案更是先發現視力問題,求診後始揭糖尿病才是問題根源。」
糖尿眼是糖尿病併發症之一,丘思欣解釋,「患者血糖水平長期過高會破壞眼底視網膜的微細血管,繼而出現栓塞或破損,令視網膜缺氧或缺血。在此情況下,會刺激視網膜生長出異常脆弱的微細血管。由於這些血管十分容易出血,有機會誘發玻璃體出血、黃斑點水腫或視網膜脫落。」
患病愈久糖尿眼風險愈高
患者可能不只出現視力減退,更可能有影像扭曲或變形、飛蚊、中央視力下降的情況,須由眼科專科醫生跟進病情,嚴重的話甚至最終會失明。有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比常人失明的機會率高25%。
即使確診糖尿病時未有視力問題,但如未能有效降低及控制血糖,一般5至10年左右便有可能出現糖尿眼。患糖尿病的年期與併發糖尿眼的風險成正比,有數據顯示,患上糖尿病10年的患者中,有三分一有糖尿眼;如患病20年,患糖尿眼的比例則升至四分三。及早控制血糖才能避免視力受損。現今醫學界指引建議,糖化血紅素指數(HbA1c)應控制在7%以下,而每降低1%,便可以降低糖尿眼風險達三成。
降糖同時減重
隨醫學進步,現時控制糖尿病有多種治療選擇,主要分為口服和針劑藥物兩大類。口服藥物包括可減少肝糖製造的二甲雙胍、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黃胺尿素類等,較新型的有透過小便排走糖分的SGLT-2抑制劑。至於針劑,除了已沿用多年的胰島素外,近年亦有GLP-1受體促效劑,屬人體腸泌素類似物,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糖,同時出現低血糖的風險較小。此外,這種物質能控制食慾,達致減重效果。患者亦要留意,除了糖尿眼,血液中的糖分亦有可能侵害心血管和腎臟,幸而近年有研究顯示,部分GLP-1受體促效劑,可幫助患者減低心血管併發症風險,亦有早期數據顯示能保護腎臟。
生活習慣須配合
用藥控制與維持健康生活相輔相成,除了恆常運動外,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進食量及選擇合適的食物。丘思欣最後提醒,「糖尿病患者未必需要避免所有碳水化合物,反而應留意食物的升糖指數及進食量,再配合少糖、少油、少鹽的飲食原則,才能夠持之以恆,長期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