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社會風氣及明星效應等影響,身形及外表往往成為吸引話題及注視的焦點,對踏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更可能是壓力的來源。一項涵蓋逾百萬名青少的研究發現,比起體重正常的同輩,過瘦、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各種身心症狀。
體形與身心健康關係密切
該項刊載在《JAMA Psychiatry》的研究,由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院的團隊,利用歐洲和北美2002年至2018年的學兒童健康行為調查資料進行分析。這項涵蓋超過100萬名11至15歲青少年的研究發現,體重指數(BMI) 與心理健康之間呈 U 形關係,亦即體重指數過低或過高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身心健康問題,而與2002年相比,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的青少年也出現類同現象,反映體重與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係。
研究亦發現,女孩子的身心問題明顯多過同年男孩,而比起小學階段,中學生的身心問題亦明顯較多。

建議家長及老師不應只教導孩子不要在意自己的身形外貌,而是幫助及陪伴孩子正面面對和解決自己的困擾,透過正確的飲食及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
容易陷入自卑情結
專家指出,抱怨自己身形外貌的青少年,通常也有學業、家庭和社交等困擾,令他們容易陷入自卑情結,無法健康及有效的處理生活上的難題,建議家長及老師不應只教導孩子不要在意自己的身形外貌,而是幫助及陪伴孩子正面面對和解決自己的困擾,透過正確的飲食及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