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期咳嗽、多痰以及走路容易氣喘,不少人誤以為感冒未清,或者衰老令身體機能滑落,卻忽視了這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的早期病徵。其實慢阻肺病按照徵狀,有多種治療方案,包括戒煙、正確使用吸入性藥物,或減少肺容量等,有助控制病情,減低併發症風險。
慢阻肺病原自人體吸入有害物質,傷害氣管或肺部,引致呼吸道阻塞和收窄,肺部呼吸困難,病情無法完全逆轉。呼吸系統科專科林冰醫生解釋,近年本港討論慢阻肺病,主要由吸煙引發,症狀以慢性氣管炎及肺氣腫為主。「慢性氣管炎患者較多咳嗽和痰液;至於肺氣腫患者,雖然咳嗽和痰液不多,然而身體一活動,就會感到氣喘。」
吸入性藥物 紓緩氣管炎
如果不理會慢阻肺病,有機會惡化至呼吸衰竭。林醫生說,不少患者在發病初期,覺得身體仍撐得住,不肯求醫。直到嚴重至走幾分鐘也喘氣,甚至洗頭也呼吸不順,方願意求診。醫生確診後,再分辨屬於慢性氣管炎還是肺氣腫為主。
林醫生說,吸入性藥物有助治療慢性氣管炎,類型包括吸入性類固醇,以及兩種氣管舒張劑,醫生視乎患者病情和需要,處方合適的藥物組合。未必所有病人需要類固醇,而吸入性氣管舒張劑盛載於吸入器內,分為「乾粉式」和「噴霧式」。其中「噴霧式」類型,包括「輕霧式」吸入器,按掣後噴出由藥物霧化而成的白色輕霧,病人容易看見自己需要吸入的藥物。
部分吸入器使用時,講求手口協調,若患者吸藥時感到困難,亦可把「吸咀型儲霧器」(Mouthpiece Spacer)套上吸入器作為輔助,以便吸入足夠的藥物份量。
正確用藥方法 增加依從性
林醫生認為,使用吸入性藥物時,最重要讓病人懂得正確使用吸入器,避免吸藥不足造成浪費。加上有效用藥,可紓緩病情,從而加強病人的藥物依從性,因此林醫生診症時,會親自教授病人如何使用吸入器,他分享相關貼士:「很多病人以為要拼命吸氣,結果吸得太用力,造成螺旋氣流,撞進氣管引起咳嗽。其實吸入時不用太大力,可以吸慢一點吸鬆一點。」
至於治療肺氣腫,林醫生說,主要透過減少患者肺容量,去紓緩病情。近年可透過蒸氣治療(蒸肺),利用蒸氣熱融已壞死的肺部組織,隨之發炎結痂,進而拉扯附近組織,令壞死的肺部組織縮小,讓正常的肺部有足夠活動空間,改善肺功能和呼吸能力。
戒煙加運動 自我照顧
慢阻肺病患者欲長遠紓緩病情,林醫生強調,病者首要是戒煙,以及保持身體活動,去刺激和鍛煉呼吸肌肉,避免相關肌肉退化令肺功能更差。林醫生提醒,慢阻肺病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