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以為好小事?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表示,失眠不但會令日間表現變差、影響情緒,累及工作和人際關係,持續失眠更可引致焦慮或抑鬱等,亦會影響健康。然而,不少人對醫生處方的安眠藥卻步,遲遲不求醫,但生活不順令失眠愈趨嚴重,墮入惡性循環。醫生提醒,盡早求醫才能從根本解決失眠問題,並盡快回復正常的生活質素。
失眠可累及工作、情緒及健康
精神科專科醫生雷永昌醫生引述去年一項調查顯示,本港61.7%受訪者有入睡困難,53.3%受訪者維持睡眠有困難,反映失眠現象普遍,「太早醒或睡眠質素欠佳也可視為失眠」。失眠分兩大類,一是「短暫性失眠」,因為環境或自身因素,例如分手、喪偶、身體不適等導致失眠;「長期失眠」則可能因身體或心理問題,例如患焦慮、抑鬱症或痛症等,每周有幾晚都失眠,可維持數個月或以上。
「即使只是失眠數天,也可對生理及心理帶來影響。」他說,失眠首先會影響日常生活,日間精神差,情緒亦會不穩定。同時會影響健康,例如增加血壓問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有研究發現失眠會降低抵抗力;甚至有患者會自行服用安眠藥或飲酒,試圖解決睡眠問題,結果染上濫藥和酗酒的惡習。
亂食安眠藥有風險
雷永昌醫生指出,治療失眠有不同方法,例如鬆弛神經、教育良好的睡眠習慣及心理治療等;若患者有迫切性需盡快安睡,有時會處方安眠藥。但是,不少人會自行購買聲稱有安眠作用的成藥,他表示,一般非處方藥物產品數據有限,並缺乏處方藥物所需的註冊和監管程序,有一定風險。而坊間常見含褪黑激素安眠藥的效用則因人而異,若盲目服用更可能有不良反應。
亦有部分患者因為對安眠藥有誤解,遲遲不肯求醫。雷醫生表示,安眠藥有不同種類,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常見副作用則包括頭暈、頭疼、起床後昏昏沉沉等,「部分藥物可幫助快速入睡,部分可助維持睡眠狀態;副作用的輕重則視乎實際劑量,亦不是每一種安眠藥都有依賴性,長期不跟從醫生指示服藥反而可能加長治療時間。」
他強調,失眠有多種不同治療方法,患者應及早求醫,與醫生商討,因應健康狀況、病情及承擔能力,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他續說:「失眠背後可有多種成因,如壓力、抑鬱及其他病症等,若延誤應有治療,或令病情惡化。」
打工仔重拾睡眠 工作更暢順
陳先生(化名)與普遍都市人一樣,在30至40歲間全力拼搏事業,即使有失眠問題也置之不理,但工作壓力因而愈來愈大。及至50多歲,他開始出現三高問題,開始注重健康,才求診解決失眠問題。治療後,他得到久違的充足睡眠,不但工作的解難能力有所提升,有更大的滿足感;更減少了發脾氣,改善了家人和朋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