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樽裝水如「飲膠」?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當地市面上常見的樽裝水內,每公升平均含有24萬粒微塑膠(microplastics),遠超於當地自來水中的每公升5.5粒。
微塑膠是指直徑介乎1微米到5毫米的塑膠微粒,人體若過量吸收,可能有患癌及不育等風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團隊,以最新的激光掃描技術「受激拉曼光譜技術」(Stimulated Raman spectroscopy、SRS),檢測在當地超市沃爾瑪購待的3款常見樽裝水,結果發現每公升含有介乎11萬到37萬粒微塑膠,較2018年未採用新檢測技術時約300粒激增。
微塑膠|新技術可測出更細的「納米塑膠」
SRS利用兩束激光探測瓶子,並令特定分子產生共振,然後以電腦演算法確定它們的來源,技術較過去更勝一籌之處,是它可以檢測1微米以下、較「微塑膠」更細的納米塑膠(nanoplastics)。受檢測的樽裝水樣本的塑膠微粒,有90%屬微塑膠、10%屬納米塑膠,而當中的納米塑膠不少是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有份參與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家Beizhan Yan表示,大部分微塑膠似乎來自膠樽本身,以及用作隔走水中污染物的過濾器。團隊計劃稍後以同樣技術,研究當地自來水中的納米微膠含量,但專家目前對樽裝水及食水內的微膠粒會否影響人體暫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