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9-13 06:00:00

公屋聯會:林鄭房策不合格 月尾討論轉售限制

分享:
文裕明(右4)批政府於過渡房屋「做得不夠」。(香詠倫攝)

文裕明(右4)批政府於過渡房屋「做得不夠」。(香詠倫攝)

土地大辯論將近尾聲,施政報告亦於下月公布,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昨午與傳媒茶聚時透露,就特首林鄭月娥改撥9幅地作公營房屋、居屋樓價降低等政策覺得高興,但公屋輪候時間與樓價屢創新高,房屋政策方面很難給予林鄭合格分數,特別是要「救近火」就需加推過渡房屋。總幹事招國偉亦透露將於本月下旬與房委會討論新居屋轉售限制。

招國偉(圖右1)透露,建議轉售對象只限綠白表這類合資格人士,禁售期可維持在5年;另正約見運房局長陳帆表達房策意見。公屋聯會認為,居屋應與私樓市場分割,同時放寬白居二的單身比例;因應部分年長居屋業主的情況,例如子女搬出,應容許他們放售單位後,可於時限內在白居二市場購入較細單位,增加流通性。文裕明透露時任房協主席鄔滿海亦贊成此建議,認為可起平穩樓價之效。


團體倡螺州蒲台島間填海
另外,香港公共管治學會就土地供應範疇作出多項建議。學會建議填海合併港島南面的螺州及蒲台島,並遷移小欖及赤柱等多個大型監獄至島上,釋放現時約50公頃的監獄用地作房屋用途,預計可容納約10萬人。

此外,學會亦贊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的多個方案,包括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及釋放棕地等。身兼中西區區議員的學會理事長陳財喜(圓圖)預計,東大嶼都會能容納至少20萬人,不過須配合大型運輸基建,故建議於西區對出填海,並增建隧道銜接兩地交通。另建議於新界西北及北大嶼山填海,陳財喜指,此舉可提供約300公頃土地,即政府早前估算1,200公頃的缺地量的四分一。

adblk6
(張逸羲攝)

(張逸羲攝)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