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認為,政府應對投資北部都會區的重點產業提供傾斜政策(資料圖片)
香港身陷巨額財赤,港府振興經濟政策未見顯注成果。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在專訪中指,香港傳統金融、旅遊和地產行業外圍影響較大,人工智能、健康科技等新產業需時才見成果,建議政府推出傾斜政策鼓勵投資重點產業,「而家係需要干預,因為你需要發展重點嘅產業」,並支持政府透過借債投資產業,「有回報嘅投資,係可以接受」。
記者︰曾偉龍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在《am730》專訪中表示,近年全球經濟模式轉變,聚焦創新科技,疫後暴露了香港經濟結構單一的風險,急需注入新質生產力,邁向新型工業化和國際創科中心定位。他解釋,香港經濟過往注重發展傳統的金融、旅遊和地產行業,傳統優勢產業受外圍影響較大,金融業近年受制於疫情和國際市場,房地產市場過去數年狂跌,旅遊業亦因旅客消費模式改變而收入減少,最重要的三個行業向下行,「如果本地有實體產業,多一瓣,簡單啲,安全啲」。
盧金榮表示,香港去工業化多時,產業遷走,重新建立需時,港府2015年提出再工業化,2022年提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確定發展創新工業的願景,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亦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數字化與升級轉型、未來與可持續發展共5個板塊投資620億元,可見政府已有方向,亦在新產業投入很多資源。
盧金榮︰重點發展產業需干預
北部都會區以「國際創科新城」為定位,據報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亦要求加速北都發展。盧金榮表示,融入大灣區必然是香港未來大方向,香港需從中找到自身定位,發揮功能,而北都是香港對大灣區和深圳的切入點,政府需要有特別政策和制度創新,加快發展。
他認為,港府不能用舊有方法發展產業,因中央政府已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包括金融、創新和文化等,「國家已經有(規劃)擺咗喺度,設計好大灣區」,故港府應推出傾斜政策,重點發展,「以前政府係積極不干預政策,而家係需要干預,因為你需要發展重點嘅產業」。
盧金榮表示,要吸引商家投資北都,需要對上述5個板塊新產業有傾斜政策,給予優惠,並協助解決產業落地遇到的問題,「如果你要吸引佢嚟香港,發展你嘅產業,就要有啲傾斜政策,唔好擔心成日俾人話乜嘢官商勾結……要整體大嘅策略去行,你有乜新改革、新傾斜去發展呢啲產業,咁先會發展得快,如果唔係,就成日撠住撠住」,舉例杭州有政策支持,孕育出DeepSeek,「深圳唔會做,有政策,就培育到呢啲產業出來」。
盧金榮︰需鞏固金融旅遊地產業
地價收益減少,政府收入大減,盧金榮認為,在新產業轉型成功前,最直接是鞏固金融、旅遊和地產三個現有產業,強調新產業不會取代原有產業,「政府需要有政府政策,地產就好明顯係政府政策,控制到地價,另外係銀行貸款成本高、息口高,令香港投資比較少」。
對於經濟轉型時間,盧金榮指難以估計,「時間係耐,冇乜嘢係快,但你唔做長遠規劃,就一直冇」。對於政府發債,他認為政府發債是做有回報的投資,可以接受,亦需要思考如何吸引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