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13項優先審議撥款項目列表,但仍有66項與民生有關的工務工程,有待工務小組審議後才能提上財委會,當中包括重建醫院等項目。民主派同意以先易後難及民生先行的原則審議撥款申請,並於今日與建制派會面,商討議程排列優先次序。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與立法會各黨派會面,提出以先易後難方式,加快財委會審議進度,並決定抽起22項工程項目。政府向財委會提交的優先審議工程項目清單,臚列66項與民生相關及有迫切性的工務議程,當中包括4間醫院重建計劃、啟德發展區興建新急症醫院、重建元朗大球場、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機場三跑相關消防與空管設施、及港珠澳大橋主橋撥款資助等。
政府同時提出13項希望財委會優先審議的項目,包括入境處新一代簡易處理系統、公務員薪酬調整及資助明年中學文憑考試費等。
財委會主席陳健波今日與民主派代表會面,商討審議各項目的優先次序,他相信先經溝通,財委會能處理較多項目,但估計會期結束前難完成審議79個項目。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民主派會以緩急有序、先易後難、民生先行的原則,要求排列議程次序;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同意涉及醫院及學校等民生項目先行,並指政府應尋求各方共識,而非單向議會施加壓力。
身兼行會成員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說,贊成先處理對民生較有影響的項目;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說,財委會積壓大量議程,希望議員不要為問而問,阻延審議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