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海事處規管遊樂船繫泊設備的情況,指本港遊樂船數目近年持續增加,多達1萬個,但海事處在全港水域43個私人船隻繫泊設備區,只提供1,900個泊位,輪候個案累積逾500宗,排頭位的個案輪候時間超過10年。不少人利用泊位不足分租圖利,有個案將一個原本月租210元的泊位,以3,500元出租牟利,賺取16倍利潤。
申訴專員指出,海事處沒有為巡查繫泊設備訂立任何指標,令每年的實際抽查數字大幅波動。2014至2016年間,每年只巡查121至449個繫泊設備,相對於同期全港約有近2,000個繫泊設備,公署認為不足夠。
就海事處解釋現行法例容許分租,申訴專員劉燕卿認為「合法不等於合理」,強調繫泊設備的水域是有限的公共資源,海事處容許既得利益者利用公共資源作生財工具,對輪候泊位多年的船主並不公平。公署建議檢討並考慮修訂相關法例,使海事處可重新執行繫泊設備只可供「指定船隻」使用的規定、需要檢視輪候情況,研究如何加快繫泊位置的流轉、需要檢視目前抽查繫泊設備的工作,考慮訂立抽查目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