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麻木跛行皆因腰椎神經?
脊髓與馬尾神經通過脊椎中的隧道,一般稱為「脊椎管」。當脊椎管變窄,壓迫到腰部神經根或馬尾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時,稱為腰部脊椎管狹窄症。腰椎變形、椎間盤退化、連結骨頭的韌帶組織肥厚等,都可能造成脊椎管狹窄,上述情況大多因年齡增長所引起,因此在年長組群中,脊椎管狹窄症十分常見。
脊椎管是否狹窄,與椎間盤突出同樣可以透過影像檢查確認。然而,我們無法只因影像上顯示腰部脊椎管變窄,就診斷當事人「生病」。除非引起腰痛、下肢疼痛或麻木的神經損傷部位,與脊椎管狹窄部位一致,否則不能確診脊椎管狹窄症。
「間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狹窄症經常被人提及的症狀,拱腰之所以可以紓緩,是因為拱腰可使脊椎管稍微擴張而改善神經壓迫情況。由於患者必須多次休息,無法長時間或長距離步行。然而,間歇性跛行並不僅見於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椎間盤突出或臀上皮神經損傷亦可能發生。此外,下肢動脈血管硬化導致血流不順的「周邊動脈疾病」,也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此時還可能伴隨下肢冰冷。
以下的下肢疼痛或麻木問題是與腰椎間盤突出無關的:
1. 臀部上皮神經損傷:臀部上皮神經是一種控制腰背皮膚感覺的末梢神經,受到壓迫時,會出現臀部疼痛症狀;
2. 梨狀肌綜合症:位於臀部深處的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時,可能會引起坐骨神經痛;
3. 臀部中皮神經損傷:臀部中皮神經也是控制臀部皮膚感覺的末梢神經之一,受到壓迫時同樣會出現臀部疼痛症狀;
4. 臀部中肌損傷:梨狀肌旁的臀部中肌損傷時,會造成臀部疼痛;
5. 薦髂關節功能障礙:薦髂關節連接脊椎最下方的骨頭(薦骨)與盆骨(髂骨),當發生錯位時,會造成臀部或下肢疼痛。
作者為註冊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