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484120478.jpg?itok=1E5Eg_qk×tamp=1739076576)
外國研究顯示,騎單車有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當然,不是每一位單車手都會有勃起功能障礙,就如不是每一位吸煙男士都會患肺癌一樣,只是風險的確較高。可是,這並非to bike or not to bike的問題,因為騎單車本身是有益身心的運動,不應輕言放棄,所以有學者針對此問題做了一些研究。
原來,問題的成因,很大部分源於單車的座位設計,男士坐在其上,全身的重量都擠壓到會陰位置(陰囊與肛門的中間),令會陰的血液含氧量驟減七至八成!
「點解嘅?點解嘅?」有人問。這是因為坐骨呈W形,像個上下倒放的蝴蝶餅,底部中間有凹位、並向前弧傾──這凹位正正是陰莖伸出的地方,通往陰莖的神經線和血管都從這骨底經過──而這位置,剛剛好被單車坐墊的狹長前端頂着,以致陰莖的神經線和血管受壓。若騎車時,身體前傾,問題會更加嚴重。
學者於是研究如何改良坐墊的設計,發現如果坐墊改為前短後寬,或者把坐墊分為左右兩邊,中間留空或加入柔軟的矽膠,便可大大改善情況,原本有80%男士在長時間騎車後感到陰莖麻痹,換了坐墊後,比率大幅下降至14%。
美國史丹福大學於1999年也做了一項研究,對象是25名單車手,他們每星期騎單車六小時,都發現會陰疼痛、麻痺、或有勃起功能障礙等問題。在改變單車的坐墊設計後,當中14人表示已完全沒有問題,另9人說差不多完全好了,有1人指有改善,只有1人(4%)說情況一樣、沒有改變。
至於如何挑選坐墊,以及騎單車姿勢等注意事項,下周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