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掀起一股運動健身熱潮,不少人都希望透過「7分飲食、3分運動」去達到理想身形,更有每日飲用2至3升水有助減肥、排毒等說法,但若體質不合適反會增肥,甚則出現全身不適。
中醫認為水液經肺、脾、腎、膀胱的處理才可將水液化為身體能用之津液,若然其中一環出現問題便會影響水液的代謝。當中脾胃能運化水液及食物,近似現代的消化系統,即是把日常攝取的轉化為我們身體所能用的水分和養分。若然脾胃虛弱便會減慢運化的效率,過多的水液在成為有用的津液前就已從小便排出,或者積聚在身體形成水腫、水飲或痰濕,變成疾病的基礎,脾虛濕困會令脾胃更難運化,形成惡性循環。
大家可以根據以下方面自測一下脾胃的強壯程度。
① 食慾:有胃口為佳;吃食而不慾食為差。
② 食後感覺:進食後有飽腹感但無不適感覺為佳;進食後易覺胃頂脹,脘悶不舒,甚則胃痛為差。
③ 噯氣/反酸:平日無噯氣、反酸等症狀為佳;飯前或飯後都見噯氣、打嗝或反酸等症狀為差。
④ 全身症狀:若痰濕或水飲內停積聚體內可見水腫、口乾欲飲水但飲水後不解渴、眩暈、心悸、周身疲倦重墜、小便頻數或不利等。
水分固然對人體十分重要,但並非人人都適合飲2至3升水,飲水量應因應個人體質、活動量作調整,一般建議飲水分小量多次數飲用,不要單次灌水以免加重身體負擔,同時要聆聽身體的需要不要盲目飲水。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歐樂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