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是個8歲的小男孩,平常和其他小孩一樣活力充沛,但他在學校不太開心,因為同學都給他一個不太好的別號──瀨尿蝦,只因為他晚上還有遺尿的情況,縱使媽媽懲罰和指責不斷,但都未能令情況改善,反而日漸轉壞,由一星期3至4日變成5至6日,最後只好帶他去找專科醫生檢查,最後診斷為原發性遺尿,同時也有焦慮問題。
SP接受了行為和心理治療後,情況大為改善,自尊心和自信心明顯增加,在校內的社交和學習成績也有進步。
其實晚上遺尿在小孩成長期非常普遍,調查顯示5歲小孩有10%至15%有晚上遺尿問題,8歲時有6%至8%,而在15歲時還有1%至2%情況會持續,而晚上遺尿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遺尿是指小孩從來沒有在晚上持續保持乾爽,而且經醫生檢查後沒有發現生理或心理問題;繼發性遺尿泛指由其他原因造成,例如生理上可以是膀胱容量不足、膀胱發炎或內分泌失調等,心理上則可以是因為緊張和焦慮,膀胱因而過度收縮,造成遺尿。不斷指責只會令情況惡化,對處理問題一點好處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