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03-05 12:30:00

犯校規

分享:
Last day臨別依依,在此渡過了六年光陰的師妹們想在校園拍照留念,即使被趕出校園亦不願離去,既為校友又是老師的筆者,實在不能理解那位報警老師的決定!
(相片由作者提供)

Last day臨別依依,在此渡過了六年光陰的師妹們想在校園拍照留念,即使被趕出校園亦不願離去,既為校友又是老師的筆者,實在不能理解那位報警老師的決定! (相片由作者提供)

近日聖保祿中學及理工大學對待不聽話學生的手法,接連引起媒體的報道及大眾的熱議,作為聖保祿校友又是在大專當老師的筆者,不免感到憤慨,學生尊師重道,當然重要,但作為師長,手執權力的人,回應正值青少年期學生的衝動無禮及反叛,不是更需以冷靜成熟的態度應對嗎?對即使被趕出校園亦不願離去繼續在校門拍照的中六學生,有老師以『擔心安全』為由報警,除了離譜還有什麼可以形容? 對不滿大學民主牆表達自由及管理的自主權被校方打壓及收回,幾位學生代表要求校方高層解釋時的言行無禮,校方的學生紀律委員會判以社會服務令、停學一年、退學、永不取錄的懲罰,受判懲的幾位同學連不服上訴的機制也沒有,處罰學生的嚴苛程度,算是前無古人開創先河,超英趕美的世界級別了!近日有關全球大學排名的結果公佈,筆者很好奇,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學,有那間會大學會以如此嚴苛的懲罰,處理學生跟校方的矛盾?

adblk6

聖保祿中學及理工大學處理學生的手法,同樣引起熱議,其中聽到的一個支持校方的論點,便是學校的規矩,其實早已定下,若家長同學並不認同這些校規,便不要選擇入讀此校,原何又要選讀,又要反抗及衝擊校規?類似的論述,每每在社會上權力處於較弱的一方衝擊權威及制度時被提出,若然你不認同不接受不滿意這些規則這些條件這些待遇,就請你離開。

筆者以為這種若有不滿你可以不要的論述,是有盲點的,前提是當事人有選擇權,但家長及同學真的有選擇嗎?只要問問自己人生所有的升學決定都真有很多自由選擇嗎?便知道所謂不滿意請不要選擇這所學校是想得太簡單,而不滿現狀又為甚麼只能選擇離開或全盤接受而不能選擇去改變現狀?無論是權威也好校規也好,皆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遇到不合理的狀況,學生為甚麼不能嘗試去質疑去反抗?

也許筆者在美國加州大學接受的高等教育過程中,深受開放、自由、平等、多元文化的價值薰陶,對於自少學習要聽教聽話、務必嚴守所有校規紀律的思想不無反思及批判。學習心理學,首先會明白所有關於人的科學鑽研,無論是所學的理念或是研究結果,從來都不是絕對的,是非題的「是」不會是絕對的是,是非題的「非」也不會是絕對的非,針對人的科學研究,結果都不會說 「證明」 (prove) 了某個測試的假設,只會說假設及理論有數據「支持」 (support),因為每次的研究結果,都有差異,亦不足以代表全人類都會有相同的心態行為表現,既有的知識理論可隨時間的流動及新的發現而被修改或丟棄,沒有所謂「金科玉律」。

adblk7

批判聽教聽話及嚴守所有校規紀律的思想,並非認同學生對老師言行無禮,但考慮事情的前因後果絕對影響對是非的判斷,例如中六學生最後一天上課欲拍照留念,大學生改變民主牆的用途表達對傘運周年的想法,縱使有犯校規,都不是道德上不能接受的「錯」吧?校規的設定,當然是有一些價值一些原因,但是否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這些規則都是 「金科玉律」 需要執行?校方不近人情的處理手法最終引起學生的反彈,筆者以為即使學生有錯,也不比校方的報警的處理及退學永不取錄的判罰過火!實在會對學校依依不捨堅持留校拍照的同學;會為民主牆自由表達的用途憤憤不平質問校方的同學,都不是無藥可救的。 無藥可救的,是被權力腐化忘了教育初衷的一群,哀哉。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