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5-09-04 11:30:00

病了,卻不知是病了

分享:

這是一個男女老幼都會患上的病症,而且普遍程度令人嚇一跳。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於2009年,向40至79歲人士進行的電話調查顯示,每七個人中,便有一人患上「膀胱過度活躍症」,反映這病相當普遍!可是,有一半患者不認識此症,儘管已有明顯病徵,卻不知道自己已患病,也不知道原來情況是可以治療、可以改善的。

 

到底是甚麼病徵,令人輕忽視之?是小便問題──但無痛,小便顏色、氣味也都正常──主要症狀如下:

 

1. 尿頻──排尿次數過於頻密,每天多於8次,每次只有小量小便(排尿量少於200毫升)。

 

2. 急迫性尿失禁──突如其來的尿意,令人感覺難以忍耐,甚至可能失禁。

 

3. 夜尿──晚上需要起床小便最少兩次。

 

以上病徵,很多人誤以為是老年人的「正常」退化現象,因而不必要地「接受」、「忍耐」並「遷就」病徵,例如為怕找不到廁所,所以減少外出,只敢在家附近逗留,不坐長途車,不去旅行……

 

但事實上,他們是患了「膀胱過度活躍症」;而且,不論男女老幼,都有可能患上此症,當中包括小朋友。只因年紀越大,病發率越高,所以常被誤會是「老人病」。長者病發率高,是因為不少年長男士患有前列腺增生,而前列腺增生可引致尿道阻塞,繼而誘發膀胱過度活躍症。

adblk6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2010年進行的大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40歲以上人士的總體病發率為11.3%,病發率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步升高;但僅53%患者就醫,未就醫的只有26%表示將會看醫生。

 

不治療「膀胱過度活躍症」,不會死的,但須犧牲生活質素,令快樂指數大降!例如被迫「隱居」、減少社交生活;每晚兩、三次夜尿,導致失眠;頻密上廁所,影響工作;常常漏尿,令細菌滋生,容易患皮膚炎或尿道感染;自尊感下降;影響與伴侶的關係;甚至導致抑鬱症……

 

此症其實有得醫,不必死忍。下周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