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其他腫瘤和癌症,腦腫瘤在香港一年大概有1,000個新症,雖然不普遍但影響深遠,若不幸患上惡性的膠質瘤,治療著實不易。「因此我們有需要舉辧講座,提醍病人和家屬在不同階段如何面對這個惡疾。」臨床心理學家馬文嬌博士在香港防癌會與香港神經腫瘤學會合辧的腦腫瘤關注講座中分享,一旦得悉惡耗,當然是晴天霹靂,要先處理不同階段的情緒:病人會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但強烈情緒不會長久維持的,只要用心理加上藥物輔助,就能讓病人走出困局。」患難見真情,就算昔日恩怨,家人往往都能夠暫時放下,給予支持和鼓勵。
香港神經腫瘤學會的代表神經外科專科鄒淑韻醫生表示,大部分患者都因為抽筋、嚴重頭痛、像中風般半邊身體動不了、吞嚥困難等突發性急症入院,從而發現腫瘤。進行開顱手術切除仍然是第一線治療,如若涉及很重要的功能區域便要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打開病人顱骨後會把病人喚醒,醫生會輕微電擊腦皮層,若果電擊某位置導致病人不能完成一些動作或行為,便是重要而不能切除的地方。清醒開顱手術的目的是在最安全情況下切除最多腫瘤,然而,術後可能根據身體需要進行電療和化療。
「現時的電療和化療都很精準和較少副作用,加上新引進本港的質子治療,大大減少了這些治療影響腫瘤周邊組織,減少副作用的可能。」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嘉文醫生說,在不可能進行手術的情況下,高強度電療加上化療,也可以根治為目標。標靶藥則通常在復發時使用。
病人面對疾病,也面對各種生活問題,醫務社工就擔任起一個不可或缺的後援角色。醫務社工黎敏婷姑娘指出,社工會支援病人面對疾病,搜羅各種社區資源,例如藥物資助基金、社區支援服務等。而病人在手術後出院前,醫務社工會視乎病人情況,身體缺損程度,工作能力等狀況提供支援。
正因腦腫瘤難治,更需要社會大眾多點認識,並予以支持,令病人不用絕望。請支持香港防癌會主辦的「331戴帽日」,保護與支持腦腫瘤患者,為研究及教育工作出一分力:https://hatday.hkac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