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三(8月25日)電視廣播(下稱無綫或TVB,0511)公布2021年中期業績,雖然上半年整體收入為12.48億港元,惟集團三大主要開支,包括「銷售成本」、「銷售、分銷及傳送成本」和「總務及行政開支」高達15.95億,最終埋單計數,倒蝕2.84億,較去年同期的2.93億略有改善,但作為一盤生意,蝕少咗一千萬都唔夠(954.2萬),根本沒甚麼值得高興。
《金宵大廈1968》與《白色強人II》
奇怪性格隱藏奇怪想法,讓我真正在意的,並非大台這盤數,而是業績報告裏其中一句話。翻開第34頁「中國內地業務」一欄,出現以下內容:「期內,連續劇《刑偵日記》已完成製作並交付予優酷,而另外兩套聯合製作劇集──《金宵大廈1968》及《白色強人II》將會於本年度稍後時間緊隨其後交付。」參考翡翠台現時黃金時段劇集排陣,25集《我家無難事》播至10月15日,27集的《把關者們》則在10月16日播大結局,換言之,《金宵大廈1968》和《白色強人II》兩套重頭製作,很大機會以「2021年台慶劇」的名義在香港推出。
1968內藏玄機?
《金宵大廈》的續集何時改名《金宵大廈1968》?此舉是向無綫開台頭十年的兩套作品《雲斯頓七十三》(1973,無綫首套處境劇)或《瑪麗關77》(1977,甘國亮作品,據了解母帶已失傳)致敬(未計《新紮師兄1988》)嗎?還是像黃偉文為張敬軒所寫的《天才兒童1985》那樣,年份內藏玄機?抑或如丹尼斯維爾諾夫(Denis Villeneuve)執導的《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1968年是影響整個故事發展的重要年份?
純屬誤會
隨意Google一下「金宵大廈1968」,發現原來已有本地網媒率先報道,直指「無綫業績報告洩密《金宵2》已改名」,而同一篇報道隨後獲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的媒體轉載或引述,於網絡上廣傳。既然記者言之鑿鑿,好奇心驅使下,索性發短訊聯絡《金》劇的編審羅佩清求證,她回覆說:「應該係誤會嚟!」甚麼?她繼續解釋:「我上兩個星期同優酷溝通,都仲係叫《金宵2》。因為1968年係喺劇中金宵大廈入面出現過嘅年份(Coco與旭輝於那年相遇),所以有人提議改呢個名,但最後否決咗,可能寫業績報告嘅同事唔小心用咗舊資料啦!」真相大白,亦深信沒有比她的答案更有力。再看看該網媒的報道,內文只是將業績報告的行文搬字過紙,但一句電視台和幕後的回應也沒有。
娛樂新聞就不是新聞?
記得兩個星期前另一則娛樂新聞,指蓋世寶回歸無綫,與譚玉瑛、黎芷珊再度主持兒童節目,結果遭網民取笑兼惡搞,指節目應該叫《放入ICU》和《至叻小人瑞》嗎?但她們負責的,其實是以集體回憶作招徠的綜藝節目,名為《童你一起長大了》,製作團隊會邀請多位曾經參與過兒童節目的藝人,於幕前亮相團聚,可以說是兒童節目主持人Re-U,而不是新兒童節目,但不少媒體都標明那是後者,跟事實有明顯距離,說穿了,都是沒有求證之過。我不斷思考:是我落伍嗎?記者的職責是甚麼?難道娛樂新聞就不是新聞?莫非一眾把關者認為,將新聞撳出街的速度比準確度更重要?還是在很多香港讀者眼中,認為娛樂新聞十之八九都是吹水居多,不少都是「看圖作文」,所以無需花力氣Fact Check,認真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