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盜亦有路》英名原名Stockholm,瑞典斯德哥爾摩是也。電影拍攝的銀行劫案,其實就是鼎鼎有名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1973年,兩名犯人打劫斯德哥爾摩銀行,期間劫持了4名職員,與警方對峙長達6天。最令人費解的是,人質被劫持期間人質不但並不憎恨綁匪,反而同情及意圖協助他們。其中一名女人質,甚至跟一名劫匪訂婚。此心理現象之後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電影由Robert Budreau自編自導。《盜亦有路》的卡士不錯,演大賊的分別是Ethan Hawke及Mark Strong,前者演劫案主謀,瘋狂的亡命之徒Lars Nystrom。他單人匹馬的殺入銀行,要顧客散去,只挾持了職員,也不慌忙要錢就跑,反而叫女職員致電到警署,他要的,是拯救在獄中的好兄弟Gunnar Sorensson。《盜亦有路》拍的是劫案、綁架案,但借題發揮更多的是強烈的控訴:別相信警察,他們都不以人民安全為優先;也別相信政府,他們不管你死活。
大賊的信譽比警察更好
Ethan Hawke情聖的形象深入民心,演這滿面鬍子,幾乎認不出他本來俊臉的角色,更添了幾分大癲大肺,富一點喜劇感(有時甚至顯得太歡樂了)。Lars Nystrom行劫加綁架,提出了當時世界沒有的劫案條件:他要警方把老友Gunnar送到銀行,另加一架靚車放正銀行大門,再加上在銀行行劫的大批現金,就打算如此他去,過新生活了。總督察說這是不行的,結果請示首相。劫匪要求的條件,政府一直拖,自此,一連多天與人質的微妙相處,跟警方的鬥智鬥力開展。七十年代社會還較純潔,這大賊並沒有血洗銀行,相反他雖然看起來兇神惡煞,但絕不像一些衣冠楚楚但心如毒蛇的當權者,或手執武器就享受濫暴快感的執法者。少婦Bianca(Noomi Rapace 飾)看見他的溫柔,看見他保護自己,二人漸漸產生了感情。對人質來說,大賊的信譽比警察更好,危險之中劫匪也比政府更重視他們的安全。如此諷刺之下,為求安全甚至躲到金庫裡的眾人,產生了微妙又互信的關係。逃亡大計,幾乎變成了眾人合謀,共同脫身一樣。
《盜亦有路》將真實案件大量改編,角色跟真實名字都改編了。電影本身不壞,訊息也都有拍出來,但導演選取了較喜劇的調子拍攝,使他失去了本身命懸一線的驚悚元素,事實上,人性要到了那一刻才迫出真貌。女主角Bianca是個相夫教子,在銀行有穩定生活的人妻,怎麼在幾日之間會愛上劫匪,轉折位就稍欠了說服力。其中一點頗受批評的,是電影太集中拍攝案發當時,真實的案件,是到了審訊期間,人質也不願認出被告!三幾天的好感是霎時衝動,三月半年之後的審訊就是真感情了,為何人質(不只一個)都同情,甚至為了綁匪甘願給假口供?那若非綁匪有非凡魅力,就是他們身世太惹人同情了。聽過真實故事,甚至你可幻想案件完結,故事才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