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名頭夠響,亦越見年輕化,廿歲出頭零資歷OL也可月𢭃幾萬元人工,但實情董事絕非好做,呻得最多的是項目估值問題,一旦出事,董事、財務顧問兼估值師需齊齊孭鑊,但最無辜的便是做橡皮圖章的受薪董事。
估值是一門專業,一個物業值幾多當然易估,但對於礦業及高科技項目而言,則真的可以斷估冇痛苦,你眼中最多只值一千萬,但交到有本事將山雞變鳳凰的專家手中之後,就可估值到數以億元計,情況類似一幅名畫,估值可以差之毫釐,早前便有家上市公司便因古董估值問題而可令資產淨值出現幾十億元的跳躍,足見估值專家絕對可操生殺大權。
既然估值是一門專業,專業就當然有價,特別是在之前好好搵的年代,好多懂得門路的行內中人,就會找到好識配合的估值大師為注資作專業估值,於是發生了不少趣味盎然的估值故事。
案例一,有人找估值大師替某內地金礦估值,但表面跡象顯示價值只是皮毛,而公司又要急求一個似樣注資值,重賞之下終於有計,索性為金礦化個大妝,先向礦石打入金粒,再於石面灑上金粉,頓然閃閃生輝,估值大師自可有根有據,完成了一項精彩的注資前期程序。
案例二,有公司要為旗下一條產線估值,但公司平日根本不事生產,如何估值?於是索性找來導演、布景、道具、場務及臨記,再將幾件大機器搬到現場,同時搭建一條高質產線,估值大師一到,眼見燈火通明,白衣工人熟練地忙這忙哪,於是又寫下一個合理數值,注資交易又順利過關。
案例三,一家上市公司要注入一枚寶石礦物,開出的難題是如何估到一個合理高值?估值大師又有本事交到功課,將千萬成本估到億元之值,然後將其鎖進一個大夾萬,若核數師要驗貨,便只可到現場看一看夾萬中是否有一塊他朝或可成翡翠的石頭,至於是何質素就難以驗證了。如此這般,這枚原寶石便一直連續幾年不見天日,但期間股價已炒到天高,到曲終人散之日,這塊石頭依然鎖在夾萬之內,雖則從未琢磨,惟已充分發揮點石成金的作用了。
大概就是這等坊間估值小故事,監管方不得不大做工夫,結果當然便由財務顧問及董事們齊齊捱扎棍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