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攻港
京東為甚麼攻港?就是看出香港缺乏競爭。因此即使在內地市場處境艱難,京東也要進軍香港。
試想想,如果像Keeta那樣,「鬥燒錢」把Deliveroo擠出本港市場後便可安枕無憂,毋須多理會競爭,那麼誰也想搶到香港這塊肥肉。
近日京東來勢洶洶,除了「挑機」HKTVmall之外,同時推出「買貴就賠」(亦即price match)、「品質問題30天包退、180天包換」、「188蚊免運費」及家電免費安裝等服務,亦為家電提供大量補貼優惠。即是說,這些本應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應有的服務,大部分商家都沒有提供,現在由一個內地來的大集團來戳破這個事實,實在有夠難看。
香港經常自詡為一個自由市場,但其實市場門檻很高:如果你交不起貴租,或者商場不讓你進場,又或者規模不夠大,無法增加議價能力和降低成本,基本上就很難開店做生意。所以說穿了,香港這個地方根本就缺乏競爭,許多「老牌」商戶及連鎖集團已很久沒有在真正的競爭環境下競爭,以致出現了今天經濟越差,物價卻越高服務也越差的荒誕現象。這些「山寨王」一直只懂坐著賺錢,已不懂得何謂競爭,現在大敵兵臨城下,才慌忙倉促應戰。
京東在旺角的百老滙、豐澤等電器店門外掛起巨型廣告橫額,寫上「舖頭賣得貴,因為租金貴」、「兩層樓嘅電器舖,唔賣得貴點夠交租」之類字眼,一方面固然是「撩交打」,但另一方面也道出了香港零售業這些赤裸裸的尷尬事實——在連鎖集團與樓上舖之間,仍存在一大片市場空間,任由京東予取予攜、逐個擊破。
不要說內地大企業,一旦內地產品大舉攻港,香港也同樣會不堪一擊。
說到底,香港這個地方就是一切只是為勢所迫,每一次皆是被迫追上時代,不思進取,所以成也時勢、敗也時勢,到頭來為時代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