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七後大型機建不斷興建,交通有利中港兩地的保險業務發展,投資相連保險也應運而生,投訴個案也隨之而增加。 (照片由作者提供)
1997香港回歸祖國至現正,香港保險史稱為第五個年代,九七適逢亞洲金融風暴,樓市泡沫爆破,有樓一族慘受衝擊,很多人高價入市,但可惜當時樓市跌穿「按揭貸款」底線,銀行即時「迫倉」要求供樓人即時補回差價。記得當時有一位在友邦工作的區頭,他在半山區高價購入一間別墅,可惜樓市泡沫爆破慘被銀行迫令即時歸還一半貸款額,及後友邦出手打救,最終也難逃「跳槽」厄運!
由九七年至今的20年,很多跨國保險集團睇中香港這個保險市場的優勢,就是背靠祖國的十三億人口,外資保險集團透過合併收購,將一些中小型的保險公司納入版圖,尤其以八百人至二千人的公司最具吸引力,一般出價由20多億至50億港幣不等,按人口比例計算,香港保險公司數目的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香港人壽保險業的發展也飛黃騰達,吸引眾多的海外跨國及國內的集團投資香港的保險業。
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很多銀行家已經察覺到按揭業務的發展存在不穩定因素,在那時起銀行銳意發展保險業務,透過銀行的保險公司,或與其他保險公司合作銷售產品,有銀行這個龐大的客戶網絡,並提供銀行的專業服務,令到香港保險市場急步加速,並錄得人壽保險業務按年大幅上升至今。
由於過去20年眾多公司進駐香港,他們的經營理念都是急功近利,盡快取回成本及增加盈利,推出的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回報越來越少,並着重在醫療及危疾保險。
及後更推出投資相連保險計劃,有些大陸客戶被一些立心不良的中介人誤導,購買了投連單之後,連成本也不能取回,導致投訴中介人的數字直線上升。
香港保險史的第五個年代,其實同傳統的保險銷售有好大分別,產品截然不同,傳統以銷售家庭保障為主,投資相連保險的出現,變相令到保險中介人推銷投資基金,不是推銷個人及家庭保障(變質),希望香港保險歷史能夠在未來的日子更精彩燦爛。
(免責聲明: 以上所提供之所有資料僅供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專業及/或法律意見。任何人士在需要時應自行尋求適當之律師及/或專業人士之意見與指導)
首創保險 爆料平台 電郵即覆
email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