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媒經營水深火熱,但慧科新聞這中介公司,則竟成為傳媒業的最大勝利者,對於埋首私鬥及舊式經營的同業而言,簡直是一大諷刺。
慧科的成功,確令香港傳媒既羨且妒,更較Uber這類仍需跟創科局苦纏爛鬥的所謂新經濟共享企業先行得多。慧科始創目的,只是埋首香港中文研發項目,直到1998年才透過大數據概念創出媒體資訊的搜尋營運模式,先以極低成本──包括小量付費或提供反饋服務、向傳媒如報章等收納所有文章內容,然後再將資訊分類整理再按戶收費,一個簡單的模式,便成為了長搵長有的生財工具,較多少高科技項目直接到位得多!
發展到今日,慧科已是悶聲發大財,並已成為一頭周旋於媒體間的龐然巨獸,服務全球逾3,000家企業,迄今已網羅了47萬個中、英文資訊來源,儲存逾600億條數據,並以每日6,800萬條高速增長,而客戶則包括中港各大政府機構、500強企業及個人等,當中當然包括國企、紅籌及大小上市公司在內,這等企業客戶收費相當和味,每家每月動輒三數萬元已是等閒!
更重要的是,慧科雖聲稱擁1,100名員工,但大部分其實都只屬合約分析師性質,日常直接參與運作的員工只數十人,惟每年收入數以億元計,最新戰略部署,則以數據搜索、輿情、金融風險檢測解決方案、及跟個別大媒體合作的大數據整合分析四大方向發展,前途無可限量,跟位處上游及前景暗淡的香港傳媒,簡直是天壤之別!
其實慧科亦有一定隱憂,例如不少傳媒已紛紛將內容上網,單憑Google這類搜尋器,基本上已可尋找到相關資訊,若傳媒再行多一步自設收費系統,索性肥水不流別人田,便更可逐步突破分享這塊肥肉的缺口,惟一直只懂困獸鬥及已筋疲力歇的香港傳媒,又有否這種一改同業生態的膽量及長遠目光?